• 时间排序
  • 最多浏览
  • 最多下载
共有 636 份报告 清除条件
  • 《中指丨2025政府工作报告全文发布,楼市政策的七大看点!》

    [摘要]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对房地产市场的政策导向主要包括七个方面。宏观政策上延续积极财政和适度宽松货币政策,财政赤字率提升至4%,地方政府专项债额度增至4.4万亿元,重点支持土地收储和存量商品房收购。楼市定调明确"稳住楼市"目标,要求持续推动市场止跌回稳。需求端通过因城施策调减限购措施、加力城中村改造(计划新增100万套以上)释放刚性及改善性需求。供给端控制新增用地供应,推进存量用地和商办用房盘活,专项债收购闲置土地已超220宗。风险防范方面,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已覆盖超1500万套保交房项目。中长期改革聚焦构建"市场+保障"住房体系,保障房建设累计超6800万套,"十四五"保租房目标完成进度良好。首次将"好房子"建设写入报告,强调绿色、智能等标准。城市更新作为稳投资重要抓手持续推进,政策侧重土地管理优化和资金机制创新。整体政策突出早发力、快落地特征,3月核心城市市场有望呈现"小阳春"行情。 【此内容为AI自动生成】

    政策解读 即时解读 政府工作报告
    时间2025-03-05
    页数8页
    下载1593
    浏览11911
  • 中指丨中国房地产政策跟踪报告(2025年2月)

    [摘要] 2025年2月中国房地产政策主要围绕土地储备专项债券加速落地、优化调控政策和公积金政策、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以及促进住房消费等方面展开。广东省率先发行超300亿元专项债券用于收购存量土地,覆盖19个城市的86个项目,其中广州、珠海、惠州发行金额居前。各地政策优化包括重庆取消限售并调整房产税政策,山东、大连、成都等地降低公积金贷款首付比例、提高贷款额度,支持提取公积金支付首付款。北京、南宁等地出台“好房子”技术标准,提升住宅品质。多地加大购房和家装补贴力度,如烟台发放6000万元购房优惠券,银川贺兰县提供现金和消费券补贴。保障性住房方面,湖北大学、银川、大连等地通过收购存量商品房用作学生宿舍或保障性租赁住房。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稳住楼市”,预计两会后将释放更多积极信号,核心城市可能进一步优化限购等政策,专项债收购存量土地和商品房政策有望继续完善。 【此内容为AI自动生成】

    政策解读 月度跟踪 政策跟踪报告
    时间2025-03-01
    页数16页
    下载1448
    浏览9851
  • 《中指丨土地专项债加速落地!广东省率先发行超300亿收购存量土地》

    [摘要] 广东省于2025年2月23日率先发行全国首例土地专项债券,总额307.1859亿元,其中约304亿元用于回收闲置存量土地,覆盖19个城市的86个项目。本次债券发行速度较快,从公示到披露仅半个月左右,专项债券资金将加速项目收储工作。专项债发行金额占拟收储价格的七成,项目总投资额为473.3亿元,拟发行专项债总额为433.2亿元,占总投资额的91.5%。广州、珠海、惠州发行金额居前三位,其中广州发行60.5亿元。各地拟收储价格与土地出让时的成交价基本持平,约70%的地块拟收储价格与成交价的比值在0.8-1.0之间。收购的存量土地90%以上为地方国企的地块。专项债收购存量土地是2025年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的关键举措之一,本次广东省的举措为市场释放了积极信号,但未来是否能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带动市场进入新循环还需持续跟踪。 【此内容为AI自动生成】

    政策解读 即时解读 土储专项债
    时间2025-02-25
    页数4页
    下载1321
    浏览10442
  • 《中指丨从地方两会看2025年楼市政策方向》

    [摘要] 2025年全国31个省市两会均已落幕,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成为各地重点工作任务之一。各地房地产政策延续了2024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基调,主要围绕推进城市更新、加力实施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保交房等方面展开,各省市工作部署侧重点有所不同。多数省市2025年GDP增长目标设定在5%以上,约半数地区目标增速与2024年持平。房地产工作主基调包括推进城市更新和城中村改造、做好保交房工作、建设“好房子”、盘活存量土地和收购存量商品房、释放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潜力等。城市更新和城中村改造是各地强调频次最高的两项工作,多省市明确了具体目标。保交房工作继续受到重视,23个省市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2025年继续做好此项工作。建设“好房子”是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19个省市明确提出要建设“好房子”。盘活存量土地和收购存量商品房也是重点任务之一,18个省市明确加强闲置土地盘活利用,15个省市明确推进收购存量商品房。释放住房需求潜力是近两年来房地产政策的主线方向,14个省市表示要释放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整体来看,多个省市2025年经济增长目标与2024年基本持平,预计全国两会或将GDP增长目标设定在5%左右,房地产需要发挥更重要作用。预计2025年中央及地方将围绕这些政策方向加速落实配套举措,持续修复企业和购房者市场预期。 【此内容为AI自动生成】

    时间2025-02-24
    页数16页
    下载1455
    浏览11400
  • 《中指丨清单来了!地方拟收储超160宗地,总价超350亿元》

    [摘要] 2024年至2025年初,中央及地方政府通过专项债政策推动闲置存量土地收储,以盘活土地资源并促进房地产市场循环。自然资源部2024年11月发布的242号文明确了专项债收购细则,随后国办52号文进一步扩大专项债使用范围至土地储备和保障性住房。广东省作为先行地区,2025年初公示了首批拟收储的161宗土地,总面积684.7万平方米,总价超350亿元,其中惠州以127.5亿元居首。收储地块以住宅用地为主(占比超50%),成交时间集中在2020-2024年,收购价格多与成交价持平(70%地块比值在0.8-1.0之间)。政策实施仍面临专项债额度不清晰、企业协调困难等挑战,未来需通过优化收购价格参考标准、加大民企支持力度等配套措施加速落地。 【此内容为AI自动生成】

    时间2025-02-13
    页数8页
    下载1316
    浏览11051
  • 中指丨中国房地产政策跟踪报告(2025年1月)

    [摘要] 2025年1月中国房地产政策呈现出多维度、高频次的调整态势,核心聚焦于财政支持、公积金优化、土地供应改革及购房补贴四大方向。财政部明确将通过专项债支持土地储备和存量商品房收购用作保障房,强调政策落实的时效性,预计相关资金在年内逐步释放效应。地方层面,厦门、济南等城市降低公积金贷款首付比例至15%-20%,昆明试点套内面积计价销售,广州南沙、北京则探索混合用地供应和产业社区建设以提升土地效能。杭州、武汉等地密集推出购房补贴,最高达20万元,并配套契税减免、人才安居券等激励措施。城市更新被列为年度重点,国务院要求盘活存量用地,完善市场化融资机制。此外,多地通过国企收购存量房转为保障房加速去库存,但当前规模有限,未来随专项债配套政策完善有望扩容。整体政策导向延续"稳市场、促需求、优供给"思路,核心城市限制性政策或进一步松绑,金融端"白名单"机制已支撑1400万套住房交付,将持续修复市场预期。 【此内容为AI自动生成】

    政策解读 月度跟踪 政策追踪报告
    时间2025-02-05
    页数16页
    下载1456
    浏览11547
  • 《中指丨财政部最新发声,房地产相关政策有望持续落位!》(完整版)

    [摘要] 财政部在2025年1月10日的新闻发布会上明确了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方向,重点体现在力度、效率和时机三个方面。力度上,将提高财政赤字率,加大支出强度,安排更大规模政府债券如超长期特别国债和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效率上,优化支出结构,注重惠民生、促消费、增后劲。时机上,主动靠前发力,加快支出进度以带动社会投资。针对房地产领域,财政政策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调整税收政策降低交易和开发环节负担,推动前期减税政策落实;二是扩大专项债使用范围,允许用于土地储备和收购存量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专项债用于土地储备已明确可落地推进,多地已启动存量闲置土地收回收购工作。收购存量商品房方面,部分城市如乐山、长沙、六安等已有实际项目落地,财政部表示将配合主管部门抓紧明确配套政策以推进实施。中指研究院指出,这些政策将有助于改善土地供求关系、增强房企资金流动性,并补充重点领域土地储备。 【此内容为AI自动生成】

    政策解读 即时解读 财政部发布会
    时间2025-01-13
    页数6页
    下载1310
    浏览10647
  • 中指丨中国房地产政策跟踪报告(2024年12月)

    [摘要] 2024年12月的中国房地产政策跟踪报告显示,中央及地方政府持续加码稳楼市政策。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均强调“稳住楼市”和“持续用力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提出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包括提高财政赤字率、增加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适时降准降息等。政策重点包括加力实施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新增100万套并扩大规模)、释放刚需和改善性需求潜力、盘活存量用地和商办用房、推进存量商品房处置,以及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如现房销售试点、保障性住房建设等)。 地方层面,多地优化公积金政策(如提高贷款额度、支持提取支付首付)、调整住房套数认定标准(如广西按区县认定)、推行套内面积计价(衡阳、张家口),并通过购房补贴(如广西、苏州)、人才房票等刺激需求。此外,国企收购存量商品房作保障性住房的举措加速落地(如长沙、安徽),专项债和再贷款资金支持收储工作。 全国住建工作会议将2025年重点任务定为“止跌回稳”“构建新模式”“城市更新”等,强调政策落实和“好房子”供给。报告预计,若城中村改造及收储政策有效推进,2025年新房销售或有望止跌,核心城市将率先回稳。整体政策环境延续宽松,需求端限制性政策或进一步优化(如核心城市限购放松),供给端则聚焦存量盘活和品质提升。 【此内容为AI自动生成】

    政策解读 月度跟踪 政策跟踪报告
    时间2024-12-31
    页数20页
    下载1381
    浏览11465
  • 《2024年中国房地产政策盘点》

    [摘要] 2024年中国房地产政策盘点显示,各地政府针对房地产市场和城中村改造出台了多项具体措施。青岛在3月29日调整了公积金贷款政策,对购买第二套自住住房的家庭提高了贷款额度,双人最高可贷80万元,单人最高50万元;多子女家庭购买首套或二套房时可额外上浮20%贷款额度;购买高品质或绿色建筑一星以上住宅同样享受20%上浮。城中村改造方面,《条例》明确了三种改造方式:拆除新建、拆整结合和整治提升,旨在通过不同模式实现基础设施完善、居住品质提升、历史文化保护、产业转型、土地高效利用及基层治理强化等六大社会公共利益目标。广州等城市也同期发布了相关政策,但具体内容未在提供的文本中详述。整体政策导向体现对住房需求差异化支持与城市更新系统性规划的兼顾。 【此内容为AI自动生成】

    时间2025-01-14
    页数64页
    下载1482
    浏览11766
  • 《年度盘点丨2024年楼市十大关键词》

    [摘要] 2024年中国房地产市场经历了政策密集调整期,中央以“止跌回稳”为核心目标,通过多维度政策组合拳推动市场阶段性恢复。政策脉络呈现三大主线:需求端刺激、供给端优化及长效机制构建。需求侧通过取消限购(仅北上深等保留)、首付比例降至历史最低(首套15%)、房贷利率创新低(部分城市跌破3%)、交易税费减免(契税面积标准上调至140㎡)等措施释放购房需求;供给侧聚焦“严控增量、优化存量、提高质量”,包括专项债支持盘活闲置土地、国企收购存量商品房作保障房(全年70城推进)、城中村改造货币化安置(新增100万套)及“白名单”项目融资(审批3.6万亿)。长效机制方面,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构建“租购并举”新模式,推进现房销售试点、完善住房保障体系。展望2025年,政策将延续宽松基调,重点落实已出台措施,核心城市或进一步松绑限购,公积金利率有望再降,同时通过“人房地钱”要素联动机制促进供需平衡。市场修复仍依赖城中村改造提速、存量资产盘活及“好房子”供给增加,但需警惕外部经济不确定性对复苏节奏的影响。 【此内容为AI自动生成】

    政策解读 年度盘点 十大关键词
    时间2024-12-30
    页数26页
    下载1252
    浏览11131
共 636 条
前往

中指云

400-630-1230

中指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