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市房企迎退市潮,可能退市的还有谁?
[摘要] 报告指出2021年下半年以来房地产行业持续下行导致流动性恶化,76家房企出现债务违约,其中2022年为爆发高峰期。房企偿债能力全面下降,2024年现金短债比和净负债率踩线企业数量较2021年翻倍,剔除头部企业后行业平均资产负债率升至83%。债务重组进展缓慢且存在反复,仅富力、融创等少数房企完成境内外债务重组,多数采取境内展期、境外复合方案(如债转股、削减本金)。2023-2024年已有21家房企因股价低于面值或长期停牌退市,目前仍有10余家停牌房企面临退市风险。行业风险出清需依赖市场回暖、销售回款及政策支持(如保障房再贷款、专项债收储等),房企需加速存量资产处置以改善资产负债表。 【此内容为AI自动生成】
- 时间2024-11-28
- 页数6页
- 下载1189
- 浏览9830
免费
立即阅读 -
中国房地产企业资讯监测报告(2024年11月18日-2024年11月24日)
[摘要] 2024年11月18日至24日期间,中国房地产市场呈现活跃态势。土地储备方面,重点监测企业共拿下84宗地块,总出让金达1195.66亿元。其中,滨江集团以39.54亿元溢价33.85%竞得杭州奥体地块,楼面价48186元/㎡;南投地产与中铁建联合体以20亿元底价获取广州南沙区综合用地;福州三江口建设发展、锦安善造等企业也以底价竞得多宗地块。此外,苏州高新区两宗宅地以11.05亿元底价成交,大悦城地产则以7.25亿元收购三亚涉宅地。 投资融资方面,品牌房企共完成11笔融资,总额126亿元。苏州轨交集团发行10亿元中期票据,利率2.35%;武汉地铁集团发行10亿元公司债,利率2.60%;万科新增两笔合计31亿元银行贷款,子公司提供担保;华润置地发行10亿元超短期融资券,利率2.19%。其他企业如云南建投、建发股份、天津城投等也完成不同规模的融资。 企业动态方面,华夏幸福与内蒙古兴安盟签署协议,合作发展低空经济产业;中建玖合与知识城产发集团达成战略合作,聚焦城市更新与智慧社区建设。整体来看,报告期内土地市场以国企和联合体拿地为主,融资成本维持低位,企业合作聚焦新兴领域发展。 【此内容为AI自动生成】
- 时间2024-11-22
- 页数12页
- 下载1174
- 浏览11261
免费
立即阅读 -
中国房地产企业资讯监测报告(2024年11月11日-2024年11月17日)
[摘要] 根据报告内容,2024年11月11日至17日期间,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土地储备、投资融资及企业动态呈现以下特点。土地储备方面,重点监测企业共拿地70宗,总出让金达514.01亿元,其中杭州两宗宅地溢价率均超33%,滨江集团和华润置地分别以13.8亿元和20.61亿元竞得;珠实地产联合体以32.5亿元包揽广州天河智慧城两宗宅地;中国金茂以14.47亿元溢价23%竞得西安文教园地块。投资融资方面,品牌房企共完成9笔融资,总额142.5亿元,包括中国铁建发行的30亿元科技创新可续期公司债、越秀地产签订的35亿港元融资协议等,融资利率普遍较低,如义乌城投集团中期票据利率为2.34%。企业动态方面,龙湖与美团达成战略合作,构建消费生态圈;中建玖合与中国移动广州分公司合作探索智慧社区;华夏幸福与河北怀来沙城经济开发区签约推动低空经济产业发展。整体来看,土地市场活跃度较高,融资环境相对宽松,企业合作聚焦创新与数字化转型。 【此内容为AI自动生成】
- 时间2024-11-15
- 页数11页
- 下载1173
- 浏览10620
免费
立即阅读 -
中国房地产企业动态监测第372期
[摘要] 经营动态:房企10月销售业绩环比增加,保利月销423亿元夺冠 融资投资:房企非银融资以中期票据、公司债为主,收并购活动持续 土地储备:房企拿地城市集中在北京、广州、杭州、厦门、成都等城市 重大事项:龙湖美团签订战略合作,携手构建一体化消费生态圈闭环
- 时间2024-11-18
- 页数16页
- 下载1143
- 浏览9529
¥20
立即购买 -
中国房地产企业资讯监测报告(2024年11月4日-2024年11月10日)
[摘要] 该报告监测了2024年11月4日至10日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土地交易、企业融资及动态。土地储备方面,重点监测企业共拿地25宗,总出让金达650.52亿元,其中越秀地产以63.83亿元竞得北京海淀区功德寺002地块,绿城中国以51.75亿元获得同区域001地块,远达集团以20.67亿元拿下成都高新大源宅地,溢价率高达46.1%。此外,湖州国资公司底价包揽三宗宅地,盐城城投、武汉楚中置业等地方国企也积极参与土地市场。投资融资方面,品牌房企共完成15笔融资,总额143.1亿元,包括陕建控股5亿元超短融、青岛城投16.5亿元中票、郑州地铁19亿元绿色中票等,融资成本普遍较低,利率区间为2.07%-4.40%。企业动态部分,绿城浙江与华为签署全屋智能战略合作,共同开发高端智慧住宅项目。整体来看,土地市场呈现央国企主导、局部高热态势,而融资环境保持宽松,企业积极拓展智能化转型。 【此内容为AI自动生成】
- 时间2024-11-08
- 页数10页
- 下载1186
- 浏览11242
免费
立即阅读 -
中国房地产企业资讯监测报告(2024年10月28日-2024年11月3日)
[摘要] 该报告总结了2024年10月28日至11月3日期间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土地交易、企业融资及动态。土地储备方面,重点监测企业共拿地67宗,总出让金541.91亿元,其中保利发展以59亿元包揽广州琶洲南三宗宅地,滨江集团以17.69亿元竞得杭州蜀山南低密宅地,溢价率超51%。投资融资方面,品牌房企共融资18笔,融资金额219.94亿元,包括天津泰达投资控股发行的10亿元中期票据、保利发展的5亿元中期票据以及万科获得的交通银行深圳分行10亿元担保贷款等。企业动态方面,绿城服务集团与吴江城投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将在城市更新和运营领域展开合作。整体来看,房地产市场在土地交易和融资活动方面表现活跃。 【此内容为AI自动生成】
- 时间2024-11-01
- 页数13页
- 下载1172
- 浏览11608
免费
立即阅读 -
金科重整获重要进展,长城资产用共益债盘活项目
[摘要] 该报告主要围绕2024年下半年房地产行业政策动态及企业并购重组进展展开分析。中央层面,财政部和自然资源部推出专项债券政策支持回收闲置土地,优先处理企业无力开发的住宅和商服用地,并限制当年再供应比例。地方层面,各地密集推进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通过扩大“白名单”项目覆盖范围、优化预售资金监管、允许延期缴税等措施缓解房企资金压力,如杭州、山东、济南等地明确要求“应进尽进、应贷尽贷”。企业并购方面,10月行业并购交易仅6笔,总规模51.2亿元,旭辉出售杭州项目股权予滨江集团以抵债,万达退出成都商业广场由新华保险接盘。金科集团重整计划草案提交期限延长三个月,长城资产广西分公司首次通过共益债形式盘活北海东盟国际商贸城项目,该项目因资金链断裂停工多年,计划两年内完成交付。金融机构如中国信达、东方资产等年内多次参与房企纾困,涉及融创、佳兆业等多个项目。整体来看,政策端持续发力稳定市场,但并购活动仍显低迷,出险房企通过资产处置缓解债务压力。 【此内容为AI自动生成】
- 时间2024-11-13
- 页数6页
- 下载1155
- 浏览9286
免费
立即阅读 -
中国房地产企业监测报告(2024年10月)
[摘要] 2024年10月中国房地产企业监测报告显示,房地产市场整体呈现销售回暖但投资趋缓的态势。从销售情况来看,各线城市新房成交量环比显著增长,一线城市同比上升12.85%,三线城市增幅达42.62%。重点监测的龙头房企销售额环比增长65.2%,其中中海地产以121%的环比增幅领先。政策层面,中央推出"四个取消、四个降低、两个增加"的组合拳,包括取消限购限售、降低首付比例至15%、新增城中村改造等举措,并允许专项债券用于土地储备和存量房收购。融资方面,房企融资规模环比下降36.6%至445.48亿元,万科以80.3亿元单笔贷款成为当月最大融资案例。土地市场明显降温,品牌房企拿地面积环比减少52.82%,拿地成本下降80.54%,绿城中国以74.3亿元成为拿地金额最高的企业。企业表现分化明显,保利发展销售额423亿元同比增27.85%,而碧桂园权益销售同比下降45.7%。热销项目集中在核心城市,如广州万汇天地·朗庭单月销售7.03亿元,南京中海·江南玖序达15.29亿元。整体来看,政策刺激带动销售端改善,但房企仍保持审慎投资态度,行业分化持续加剧。 【此内容为AI自动生成】
- 时间2024-11-15
- 页数35页
- 下载1201
- 浏览9564
免费
立即阅读 -
AMC化解房地产项目风险:共益债的策略与实践
[摘要] 该报告主要探讨了资产管理公司(AMC)在化解房地产项目风险中运用共益债的策略与实践。近年来部分房企出现流动性风险,AMC通过企业层面和项目层面参与纾困,其中项目层面合作更为常见,采用“出资+开发”模式,由AMC负责不良资产处置,房企负责再开发与运营。共益债在企业破产重整中具有重要作用,主要用于债务人继续经营,享有优先受偿权,其法律依据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及相关司法解释。共益债与普通债在用途目的、清偿顺序、监管审批及对破产重整的影响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报告还详细介绍了共益债投资的流程、交易结构及其对加快破产资产处置的积极影响,并通过舟山中恒置业和东兴鸿德两个典型案例,展示了共益债在房地产项目纾困中的实际应用效果。 【此内容为AI自动生成】
- 时间2024-11-18
- 页数6页
- 下载1190
- 浏览9884
免费
立即阅读 -
2024年1-10月全国房地产企业拿地TOP100排行榜
[摘要] 2024年1-10月全国房地产企业拿地情况呈现以下特点:首先,TOP100企业拿地总额为6198.7亿元,同比下降38.7%,降幅较1-9月扩大0.6个百分点,显示土地市场持续低温运行。其次,央国企及地方国资成为拿地主力,占比合计达76%,民企拿地信心偏弱,仅少数城市如杭州有本地民企活跃。从区域分布来看,长三角地区以1269.7亿元拿地金额居四大城市群之首,京津冀和粤港澳大湾区紧随其后。重点房企中,保利发展、华润置地和绿城中国位列新增货值前三,TOP10企业新增货值总额占TOP100的30.3%。此外,全国住宅用地成交中,深圳宝安区地块以66.65亿元成为成交总价最高地块,且要求现房销售。整体来看,房企拿地策略仍以审慎为主,头部企业拿地销售比均值低于20%,市场预期未来随着销售企稳回升,投资热度可能有所提升。 【此内容为AI自动生成】
- 时间2024-11-01
- 页数12页
- 下载1244
- 浏览11594
免费
立即阅读
深选研报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038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