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间排序
  • 最多浏览
  • 最多下载
共有 42 份报告 清除条件
  • 《中指丨河南信阳发文落实现房销售,影响有多大?》

    [摘要] 河南信阳住建局于2025年5月13日发布《关于加强商品房预售管理工作的若干措施(试行)》的批前公示,提出推行现房销售的新政策。政策按照“新老有别”原则执行,已取得施工许可证的项目仍可按原有规定申请预售许可,而文件印发后新取得施工许可证的项目需达到主体封顶方可申报预售,新出让土地则一律实行现房销售。此举旨在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降低购房者风险,提升房企产品品质,并优化市场供需结构。中指解读认为,信阳市场当前库存去化压力较大,不少项目已处于现房销售状态,因此新政对短期市场影响较小。同时,政策还强化了对房企资金的要求,严禁违规抽调资金,强调使用自有资金购地,以保障项目交付。现房销售模式在库存量大的地区推进符合中央“严控增量”的要求,未来或有更多城市跟进,但需注意平衡市场供需,完善相关融资制度。 【此内容为AI自动生成】

    时间2025-05-14
    页数4页
    下载1207
    浏览12672
  • 管理扁平化,业务轻型化

    [摘要] 近年来房地产行业面临严峻挑战,百亿房企销售额均值从2020年的高点持续下滑至2024年的434.2亿元,仅为四年前的三分之一,同比降幅达30.9%。行业人效指标显著恶化,2023年房企人均销售额较2021年峰值下降29.2%,人均营业利润较2018年下降36.6%。为应对市场下行压力,房企普遍采取组织架构优化和业务转型两大策略。在组织管理方面,头部企业积极推进扁平化改革,如中国金茂将三级管控压缩为二级,招商蛇口、龙湖等通过区域合并实现资源聚焦,万科则通过设立前方指挥部强化业务集约化。总部职能也趋向专业化平台化,保利发展将10个中心精简为7个中心。在业务战略方面,华远地产、美的置业等企业陆续剥离重资产开发业务,转向代建、物业运营等轻资产业务模式。这些调整的核心目标是通过管理效率提升和资产结构优化实现降本增效,最终增强企业在行业调整期的生存能力和竞争韧性。 【此内容为AI自动生成】

    时间2025-05-08
    页数4页
    下载1186
    浏览12107
  • 以运营决胜未来:从头部企业年报看商业地产发展策略

    [摘要] 该报告分析了2024年头部商业地产企业的经营表现与发展策略。在经营业绩方面,商业地产业务成为房企的“稳压器”和“第二增长曲线”,购物中心表现优于写字楼,8家代表企业商业板块收入增速均值达7.7%,其中华润万象生活增速最高为21.4%。发展策略上,企业普遍采取轻资产扩张与数字化转型,华润万象生活聚焦高能级城市TOD项目,龙湖集团新增11座商场中4座为轻资产;数字化方面重点构建会员系统、AI应用及数据中台,如新城控股会员消费占比超30%。融资渠道创新体现在公募REITs和经营性物业贷款,龙湖集团新增300亿经营贷,招商蛇口落地92亿。运营层面通过标杆项目打造、招商调改和业态创新提升资产价值,华润万象生活商场零售额达2150亿元,龙湖集团营业额同比增长16%。报告指出,在扩内需政策支持下,2025年商办市场将温和复苏,头部企业凭借轻资产模式、数字化赋能和精细化运营将持续引领行业高质量发展。 【此内容为AI自动生成】

    时间2025-04-27
    页数7页
    下载1174
    浏览8872
  • 《中指丨4.25政治局会议:持续巩固房地产市场稳定态势》

    [摘要] 2025年4月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聚焦经济形势与房地产政策,强调实施更加积极的宏观政策,包括适时降准降息、加快专项债发行等以应对不确定性。房地产领域提出持续巩固市场稳定态势,核心措施包括加力推进城市更新和城中村改造、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加大高品质住房供给、优化存量商品房收购政策。会议将“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置于更突出位置,并首次明确要求提升住房品质,配合《住宅项目规范》国家标准实施。此外,多地通过专项债加速存量土地收储(如广东拟收储1547万平方米),以改善市场供求关系。二季度政策有望进一步优化落地,推动核心城市市场修复。 【此内容为AI自动生成】

    政策解读 即时解读 政治局会议
    时间2025-04-25
    页数5页
    下载1355
    浏览14435
  • 中指|中美关税博弈背景下“稳地产”意义重大,增量政策窗口临近

    [摘要] 中指报告分析了2025年中美关税博弈背景下“稳地产”政策的重要性及潜在增量政策窗口。报告指出,美国特朗普政府自2025年2月起单方面发起多轮关税加征,截至4月10日对华综合关税达145%,中方采取对等反制并将美国商品关税税率提高至125%,同时通过出口管制等措施应对。贸易摩擦对国内房地产市场的传导路径主要体现在外向型经济城市可能面临居民购房节奏放缓,以及“扩内需”政策下房地产作为关联消费与投资的核心领域将获更多支持。 问卷调查显示,约8成受访者认为关税政策对企业经营有影响(其中51%认为影响较小),78.7%的购房者倾向于暂缓决策。高出口依存度城市(如深圳、东莞、苏州等)短期新房及二手房成交数据与整体市场趋势基本一致,但长期影响需观察。报告预测,为对冲经济压力,房地产政策将围绕促需求(如降息、优化限购、加速城中村改造)和去库存(存量房收储、专项债盘活土地)加码,增量政策窗口临近。此外,专项债收购闲置土地已在全国多地推进,涉及金额超2000亿元,后续有望进一步提速。 【此内容为AI自动生成】

    住宅市场 专题报告 关税 市场影响
    时间2025-04-24
    页数10页
    下载1214
    浏览8778
  • 《4月核心城市土拍热度不减,什么信号?》

    [摘要] 2025年4月核心城市土地拍卖市场持续升温,北京、杭州、成都等城市地价屡创新高,部分地块溢价率超过50%,甚至达到74.4%。这一现象传递出重要信号,即随着限价政策逐步退出,商品住房回归商品属性的趋势正在加快形成,市场+保障的住房供应体系逐步建立。房企普遍采取“聚焦高能级城市”的投资策略,央国企凭借资金优势在核心城市拿地占比达58%,民企占比升至24%。重点房企如中海、华润、绿城等在北京、杭州、上海等核心城市积极补仓,其中北京和杭州成为多家房企拿地最多的城市。此外,随着政策推动“好房子”建设,房企需提升产品力,满足消费者对高品质住宅的需求,但高价拿地也可能导致利润压缩,房企投资需保持理性。整体来看,核心城市土拍热度不减,但市场仍处于修复阶段,房企需谨慎应对。 【此内容为AI自动生成】

    时间2025-04-24
    页数4页
    下载1210
    浏览10427
  • 《中指丨无锡取消限价,多项楼市政策有望推广》

    [摘要] 无锡于2025年4月15日发布“锡十条”楼市新政,核心内容包括全面取消限售、暂停新建商品房价格备案、推行共有产权销售试点、推出“三低一宽”特色化金融产品及加大公积金对高品质住宅和多孩家庭的支持力度。取消限售政策有助于改善住房置换流通,预计更多城市将跟进调减限制性措施。暂停价格备案赋予房企更大定价自主权,促进市场化调节。共有产权模式通过企业与购房者分担产权降低置业门槛,无锡梁溪城发集团和地铁集团的试点方案为其他城市提供参考。“三低一宽”金融产品(低首付、低利息、低月供、宽期限)针对青年群体,缓解初期购房压力。公积金政策向高品质住宅和多孩家庭倾斜,通过提高贷款额度和补贴支持需求释放。此外,政策还涉及土地出让金分期支付、配套设施优化等举措,旨在缓解房企资金压力并刺激市场需求。中指研究院分析认为,无锡多项创新政策有望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各地因城施策的探索将助力房地产市场需求复苏和企业发展。 【此内容为AI自动生成】

    政策解读 即时解读 无锡取消限价
    时间2025-04-16
    页数4页
    下载1198
    浏览12795
  • 《中指丨李强:我国房地产市场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摘要] 报告指出我国房地产市场仍有较大发展空间,李强总理强调要通过促进消费、扩大内需来释放市场潜力。具体措施包括收购存量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推进城市更新和城中村改造、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等。中指研究院预测“十五五”期间年均商品住宅销售面积约为7-8亿平方米,商品房年均销售面积约8.5-9.5亿平米。报告还提到“好房子”建设是重点任务,多地已出台相关政策支持高品质住宅建设,如北京、武汉东湖高新区等地优化了容积率计算规则。未来政策有望进一步优化,促进房地产市场修复。 【此内容为AI自动生成】

    政策解读 即时解读 房地产市场
    时间2025-04-16
    页数4页
    下载1268
    浏览12079
  • 2025中国房地产代建企业实力排行榜

    [摘要] 中指研究院发布的《2025中国房地产代建企业实力排行榜》显示,当前房地产代建行业已成为房企探索轻资产模式的重要方向。报告通过"五力模型"(专业力、服务力、资源力、品牌力、创新力)评估企业实力,绿城、蓝城、华润置地等企业位列综合实力前十。2024年代建市场呈现三大特征:商业代建占比达73.9%且持续增长,五大城市群项目占比超六成(长三角28%居首),二线城市签约面积占比过半。行业面临管理费率持续压缩的挑战(42.7%项目费率仅1%-2%),企业需通过提升运营效率、拓展非房企代建(如蚂蚁总部二期等案例)及保障房等政府项目实现突围。报告强调品牌化发展的重要性,建议企业加强风险管控、科技赋能,在保障房和城市更新等领域寻求新增长点。 【此内容为AI自动生成】

    时间2025-04-15
    页数3页
    下载1244
    浏览14926
  • 《中指丨重磅!拟使用专项债收地已破千亿,三省领跑发债超400亿》

    [摘要] 2025年上半年,专项债收购存量闲置土地成为促进房地产市场稳定的关键举措。根据自然资源部和财政部联合发布的文件,各地加快公示拟使用专项债收储土地,截至4月10日,全国公示拟收储土地850宗,总面积超4000万平方米,总金额达1282亿元。其中广东省以496亿元位居首位,湖南、福建、四川等地紧随其后。惠州市以127.5亿元的拟收储价格成为各城市之首。从土地类型看,住宅用地占比超60%,商办用地占26%,工业用地占7%。地块成交时间集中在2020-2024年,地方国企为主要用地单位。收储价格方面,超50%的地块拟收储价格与成交价比值在0.8-1.0之间。广东、四川、湖南已发行专项债用于收购存量土地,总额达402亿元,其中广东省占比最高。未来政策将着力解决专项债额度不清晰、收购价格难确定等问题,预计更多地区将加快发债节奏。中央和地方政策持续完善,旨在通过专项债收储闲置土地调节市场供需,缓解地方政府和房企压力。 【此内容为AI自动生成】

    政策解读 即时解读 专项债收地
    时间2025-04-11
    页数7页
    下载1310
    浏览14077
共 42 条
前往

中指云

400-630-1230

中指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