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房地产企业动态监测第374期
[摘要] 2024年11月中国房地产市场呈现以下动态:销售方面,绿城以318亿元销售额位居榜首,但同比下滑5.6%;24家百强房企中超半数销售业绩环比下降,仅华侨城环比增长266%表现突出。头部房企中,保利、万科、招商蛇口等销售额同比均下滑,远洋集团则实现75.9%的同比增长。融资方面,12月上半月房企以中期票据和超短期融资券为主,保利发展发行50亿元中期票据利率2.3%,武汉城建集团13亿元超短融利率低至1.99%。土地市场聚焦核心城市,华润置地与中海地产联合以185.12亿元竞得深圳后海地块,创深圳涉宅地总价纪录;中海另以110.54亿元底价获取北京丰台万泉寺地块。企业战略方面,蓝绿双城与汇创通达签署合作协议推动邹平城市建设,华润置地挂牌转让合肥公司100%股权,越秀地产10.92亿元出售广州宏城发展股权优化现金流。整体来看,市场分化加剧,头部房企在核心城市保持土地储备力度,融资成本持续走低,部分企业通过资产处置调整战略布局。 【此内容为AI自动生成】
- 时间2024-12-16
- 页数15页
- 下载1145
- 浏览9781
¥20
立即购买 -
中国房地产企业监测报告(2024年11月)
[摘要] 2024年11月中国房地产市场呈现以下特征:全国新房成交量环比增长,一线城市同比增幅显著达49.14%。政策层面,中央通过专项债收购存量土地、优化税收政策及推进城中村改造货币化安置等措施稳定市场,其中专项债重启土地储备可化解12万亿元隐性债务。房企表现分化,龙头房企销售额环比下降23.5%,但融资规模环比大增69%至752.72亿元,成都交投发行6亿美元债券为单笔最高。重点房企中,中海地产以198亿元拿地成本居首,其销售额同比逆势增长30.9%;绿城中国销售额环比增长14.9%表现突出;而金地集团同比降幅最大达52.8%。城市层面,上海、北京、广州等一线城市为房企主要业绩来源,上海的中海领邸单盘销售81.38亿元成为全国销冠。土地市场方面,品牌房企拿地面积环比增长86.35%,其中保利发展、绿城中国新增土储集中在高能级城市核心地段。整体来看,政策利好逐步释放但市场仍处调整期,房企资金压力通过融资渠道拓宽有所缓解,行业分化加剧。 【此内容为AI自动生成】
- 时间2024-12-15
- 页数39页
- 下载1222
- 浏览9366
免费
立即阅读 -
中国房地产企业资讯监测报告(2024年12月9日-2024年12月15日)
[摘要] 该报告总结了2024年12月9日至15日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土地交易、企业融资及动态。土地储备方面,重点监测企业共拿地78宗,总出让金667.79亿元,其中中海地产以110.54亿元底价竞得北京丰台区万泉寺地块,建发房产以64.6亿元夺得厦门两宗地块,华侨城以24.2亿元竞得武汉杨春湖地块。广州地铁以底价18.6亿元和11.84亿元分别竞得广州黄埔区和番禺区地块。投资融资方面,品牌房企共融资10笔,融资金额115.5亿元,包括湖北联投集团发行的10亿元超短期融资券、南京地铁集团发行的17亿元公司债券、万科获得的10.5亿元银行贷款等。企业动态方面,格力地产的重大资产置换事项获得珠海国资委批准。整体来看,房地产市场在土地交易和融资方面保持活跃,企业动态显示部分企业正在进行战略调整。 【此内容为AI自动生成】
- 时间2024-12-15
- 页数12页
- 下载1175
- 浏览10401
免费
立即阅读 -
房企风险化解要这样做
[摘要] 该报告系统梳理了2021年下半年至2024年中国房企风险化解的政策路径与实践经验。政策演变经历了四个阶段:初期督促企业自救(2021年下半年)、鼓励优质房企并购项目(2021年底至2022年上半年)、专项推进保交楼(2022年三季度)、改善融资环境与项目白名单机制(2022年四季度至2024年)。核心原则是法治化、市场化运作,重点聚焦保交楼工作,强调地方政府属地责任、房企主体责任与金融机构协同配合。具体措施包括建立2000亿专项借款、推动AMC参与项目收并购、实施"一项目一方案"白名单机制等。报告对比了美国次贷危机中分类处置金融机构的经验,指出当前房企风险化解受限于市场下行、资金监管严格及债务结构复杂等因素,建议通过可持续经营评估、分类处置(优质企业重组支持/资不抵债企业破产剥离)、政策试点等系统性方案推进风险出清。最终强调需多方协同,房企应加速项目去化回款,利用存量资产盘活政策改善现金流。 【此内容为AI自动生成】
- 时间2024-12-12
- 页数6页
- 下载1210
- 浏览10808
免费
立即阅读 -
中国房地产企业资讯监测报告(2024年12月2日-2024年12月8日)
[摘要] 这份中国房地产企业资讯监测报告涵盖了2024年12月2日至12月8日期间的土地储备、投资融资和企业动态三个主要方面。在土地储备方面,重点监测企业共拿地72宗,总出让金达740.45亿元,其中华润置地与中海地产联手以185.12亿元拿下深圳后海地块成为最大亮点,成交楼面价70388元/平方米,溢价率46.32%。其他重要交易包括华发34.53亿元竞得珠海智慧住宅用地、绿城24.16亿元竞得广州海珠区地块以及越秀地产19亿元竞得广州海珠区居住用地等。投资融资方面,品牌房企共完成11笔融资,总金额106.87亿元,其中美的置业发行10亿元中期票据利率4.13%,武汉城建集团发行13亿元超短期融资券利率1.99%,广州地铁集团发行30亿元超短期融资券利率1.80%等。企业动态部分主要记录了蓝绿双城与汇创通达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推进邹平市高品质住房建设项目。整体来看,这一周房地产行业土地市场活跃,融资规模较大,企业合作也在积极推进。 【此内容为AI自动生成】
- 时间2024-12-06
- 页数12页
- 下载1201
- 浏览11762
免费
立即阅读 -
新质生产力正在重塑房地产开发和运营
[摘要] 新质生产力以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为特征,由创新驱动,正在深刻重塑房地产行业的开发流程和运营模式。在住宅开发领域,新质生产力从投资决策、建筑建造、产品开发到推广销售全流程推动智能化与绿色化转型。例如,大数据和机器学习提升投资决策精准度,BIM技术和建筑机器人优化施工效率,智能家居和安防系统增强住宅品质,VR看房和线上营销改善客户体验。在商业办公、产业物流和酒店公寓等经营业务领域,新质生产力通过物联网、人工智能和数字化技术提升运营效率和服务质量,如商业办公的零碳建筑技术、物流园区的数字孪生系统、酒店公寓的智能能源管理等。头部房企如万科、碧桂园、保利等通过自主研发或技术合作,在开发全流程和优势业务中应用新技术,推动行业向高效、智能、环保方向发展,实现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双赢。未来,新质生产力将继续引领房地产行业的高质量发展。 【此内容为AI自动生成】
- 时间2024-12-02
- 页数6页
- 下载1211
- 浏览9720
免费
立即阅读 -
中国房地产企业资讯监测报告(2024年11月25日-2024年12月1日)
[摘要] 该报告监测了2024年11月25日至12月1日期间中国房地产企业的土地储备、投资融资及企业动态。土地储备方面,重点监测企业共拿地88宗,总出让金达959.88亿元,其中中海以153.32亿元摘得北京朝阳酒仙桥等地块,华润联合体以78.97亿元竞得上海浦东宅地且溢价率达40.37%,华润还以51.36亿元获取上海虹口宅地,楼面价达9.29万元/平米。投资融资方面,品牌房企共完成13笔融资,总额174.18亿元,包括金融街发行10亿元公司债(利率2.77%)、华润置地发行20亿元公司债(利率2.3%-2.95%)以及中海完成30亿元公司债发行(利率2.35%-2.7%)。企业动态方面,珠海大横琴集团与万达商管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将在商业地产等领域深化合作。整体来看,房企在一线城市土地市场活跃,融资成本维持较低水平,头部企业通过联合拿地分散风险。 【此内容为AI自动生成】
- 时间2024-11-29
- 页数14页
- 下载1181
- 浏览10814
免费
立即阅读 -
中国房地产企业动态监测第373期
[摘要] 2024年11月下半月中国房地产企业动态监测报告显示,房地产市场呈现以下特点:企业经营方面,10月销售业绩环比普遍增长,保利以423亿元销售额居首,同比增27.9%,融创环比增幅最高达419.9%。但碧桂园等部分房企销售额同比下滑明显。融资投资方面,房企以中期票据和公司债为主,如新城控股发行15.6亿元5年期票据利率3.5%,中海地产30亿元公司债品种利率2.35%-2.7%。土地储备方面,房企集中在一线城市拿地,中海153亿元竞得北京朝阳区综合地块,华润联合体78.97亿元溢价40%获取上海浦东宅地。重大事项包括华夏幸福布局低空经济、中建玖合与知识城产发集团签约城市更新合作等。整体来看,头部房企在核心城市保持活跃,但行业分化加剧。 【此内容为AI自动生成】
- 时间2024-11-29
- 页数17页
- 下载1139
- 浏览9783
¥20
立即购买 -
上市房企迎退市潮,可能退市的还有谁?
[摘要] 报告指出2021年下半年以来房地产行业持续下行导致流动性恶化,76家房企出现债务违约,其中2022年为爆发高峰期。房企偿债能力全面下降,2024年现金短债比和净负债率踩线企业数量较2021年翻倍,剔除头部企业后行业平均资产负债率升至83%。债务重组进展缓慢且存在反复,仅富力、融创等少数房企完成境内外债务重组,多数采取境内展期、境外复合方案(如债转股、削减本金)。2023-2024年已有21家房企因股价低于面值或长期停牌退市,目前仍有10余家停牌房企面临退市风险。行业风险出清需依赖市场回暖、销售回款及政策支持(如保障房再贷款、专项债收储等),房企需加速存量资产处置以改善资产负债表。 【此内容为AI自动生成】
- 时间2024-11-28
- 页数6页
- 下载1189
- 浏览9800
免费
立即阅读 -
中国房地产企业资讯监测报告(2024年11月18日-2024年11月24日)
[摘要] 2024年11月18日至24日期间,中国房地产市场呈现活跃态势。土地储备方面,重点监测企业共拿下84宗地块,总出让金达1195.66亿元。其中,滨江集团以39.54亿元溢价33.85%竞得杭州奥体地块,楼面价48186元/㎡;南投地产与中铁建联合体以20亿元底价获取广州南沙区综合用地;福州三江口建设发展、锦安善造等企业也以底价竞得多宗地块。此外,苏州高新区两宗宅地以11.05亿元底价成交,大悦城地产则以7.25亿元收购三亚涉宅地。 投资融资方面,品牌房企共完成11笔融资,总额126亿元。苏州轨交集团发行10亿元中期票据,利率2.35%;武汉地铁集团发行10亿元公司债,利率2.60%;万科新增两笔合计31亿元银行贷款,子公司提供担保;华润置地发行10亿元超短期融资券,利率2.19%。其他企业如云南建投、建发股份、天津城投等也完成不同规模的融资。 企业动态方面,华夏幸福与内蒙古兴安盟签署协议,合作发展低空经济产业;中建玖合与知识城产发集团达成战略合作,聚焦城市更新与智慧社区建设。整体来看,报告期内土地市场以国企和联合体拿地为主,融资成本维持低位,企业合作聚焦新兴领域发展。 【此内容为AI自动生成】
- 时间2024-11-22
- 页数12页
- 下载1174
- 浏览11241
免费
立即阅读
深选研报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