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间排序
  • 最多浏览
  • 最多下载
共有 1523 份报告 清除条件
  • 中国房地产企业资讯监测报告(2024年12月2日-2024年12月8日)

    [摘要] 这份中国房地产企业资讯监测报告涵盖了2024年12月2日至12月8日期间的土地储备、投资融资和企业动态三个主要方面。在土地储备方面,重点监测企业共拿地72宗,总出让金达740.45亿元,其中华润置地与中海地产联手以185.12亿元拿下深圳后海地块成为最大亮点,成交楼面价70388元/平方米,溢价率46.32%。其他重要交易包括华发34.53亿元竞得珠海智慧住宅用地、绿城24.16亿元竞得广州海珠区地块以及越秀地产19亿元竞得广州海珠区居住用地等。投资融资方面,品牌房企共完成11笔融资,总金额106.87亿元,其中美的置业发行10亿元中期票据利率4.13%,武汉城建集团发行13亿元超短期融资券利率1.99%,广州地铁集团发行30亿元超短期融资券利率1.80%等。企业动态部分主要记录了蓝绿双城与汇创通达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推进邹平市高品质住房建设项目。整体来看,这一周房地产行业土地市场活跃,融资规模较大,企业合作也在积极推进。

    时间2024-12-06
    页数12页
    下载1201
    浏览11732
  • 新质生产力正在重塑房地产开发和运营

    [摘要] 新质生产力以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为特征,由创新驱动,正在深刻重塑房地产行业的开发流程和运营模式。在住宅开发领域,新质生产力从投资决策、建筑建造、产品开发到推广销售全流程推动智能化与绿色化转型。例如,大数据和机器学习提升投资决策精准度,BIM技术和建筑机器人优化施工效率,智能家居和安防系统增强住宅品质,VR看房和线上营销改善客户体验。在商业办公、产业物流和酒店公寓等经营业务领域,新质生产力通过物联网、人工智能和数字化技术提升运营效率和服务质量,如商业办公的零碳建筑技术、物流园区的数字孪生系统、酒店公寓的智能能源管理等。头部房企如万科、碧桂园、保利等通过自主研发或技术合作,在开发全流程和优势业务中应用新技术,推动行业向高效、智能、环保方向发展,实现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双赢。未来,新质生产力将继续引领房地产行业的高质量发展。

    房企研究 最新动态 新质生产力
    时间2024-12-02
    页数6页
    下载1205
    浏览9691
  • 中国房地产企业资讯监测报告(2024年11月25日-2024年12月1日)

    [摘要] 该报告监测了2024年11月25日至12月1日期间中国房地产企业的土地储备、投资融资及企业动态。土地储备方面,重点监测企业共拿地88宗,总出让金达959.88亿元,其中中海以153.32亿元摘得北京朝阳酒仙桥等地块,华润联合体以78.97亿元竞得上海浦东宅地且溢价率达40.37%,华润还以51.36亿元获取上海虹口宅地,楼面价达9.29万元/平米。投资融资方面,品牌房企共完成13笔融资,总额174.18亿元,包括金融街发行10亿元公司债(利率2.77%)、华润置地发行20亿元公司债(利率2.3%-2.95%)以及中海完成30亿元公司债发行(利率2.35%-2.7%)。企业动态方面,珠海大横琴集团与万达商管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将在商业地产等领域深化合作。整体来看,房企在一线城市土地市场活跃,融资成本维持较低水平,头部企业通过联合拿地分散风险。

    时间2024-11-29
    页数14页
    下载1181
    浏览10791
  • 中国房地产企业动态监测第373期

    [摘要] 2024年11月下半月中国房地产企业动态监测报告显示,房地产市场呈现以下特点:企业经营方面,10月销售业绩环比普遍增长,保利以423亿元销售额居首,同比增27.9%,融创环比增幅最高达419.9%。但碧桂园等部分房企销售额同比下滑明显。融资投资方面,房企以中期票据和公司债为主,如新城控股发行15.6亿元5年期票据利率3.5%,中海地产30亿元公司债品种利率2.35%-2.7%。土地储备方面,房企集中在一线城市拿地,中海153亿元竞得北京朝阳区综合地块,华润联合体78.97亿元溢价40%获取上海浦东宅地。重大事项包括华夏幸福布局低空经济、中建玖合与知识城产发集团签约城市更新合作等。整体来看,头部房企在核心城市保持活跃,但行业分化加剧。

    时间2024-11-29
    页数17页
    下载1139
    浏览9762
  • 上市房企迎退市潮,可能退市的还有谁?

    [摘要] 报告指出2021年下半年以来房地产行业持续下行导致流动性恶化,76家房企出现债务违约,其中2022年为爆发高峰期。房企偿债能力全面下降,2024年现金短债比和净负债率踩线企业数量较2021年翻倍,剔除头部企业后行业平均资产负债率升至83%。债务重组进展缓慢且存在反复,仅富力、融创等少数房企完成境内外债务重组,多数采取境内展期、境外复合方案(如债转股、削减本金)。2023-2024年已有21家房企因股价低于面值或长期停牌退市,目前仍有10余家停牌房企面临退市风险。行业风险出清需依赖市场回暖、销售回款及政策支持(如保障房再贷款、专项债收储等),房企需加速存量资产处置以改善资产负债表。

    房企研究 最新动态 退市 债务重组
    时间2024-11-28
    页数6页
    下载1187
    浏览9740
  • 中国房地产企业资讯监测报告(2024年11月18日-2024年11月24日)

    [摘要] 2024年11月18日至24日期间,中国房地产市场呈现活跃态势。土地储备方面,重点监测企业共拿下84宗地块,总出让金达1195.66亿元。其中,滨江集团以39.54亿元溢价33.85%竞得杭州奥体地块,楼面价48186元/㎡;南投地产与中铁建联合体以20亿元底价获取广州南沙区综合用地;福州三江口建设发展、锦安善造等企业也以底价竞得多宗地块。此外,苏州高新区两宗宅地以11.05亿元底价成交,大悦城地产则以7.25亿元收购三亚涉宅地。 投资融资方面,品牌房企共完成11笔融资,总额126亿元。苏州轨交集团发行10亿元中期票据,利率2.35%;武汉地铁集团发行10亿元公司债,利率2.60%;万科新增两笔合计31亿元银行贷款,子公司提供担保;华润置地发行10亿元超短期融资券,利率2.19%。其他企业如云南建投、建发股份、天津城投等也完成不同规模的融资。 企业动态方面,华夏幸福与内蒙古兴安盟签署协议,合作发展低空经济产业;中建玖合与知识城产发集团达成战略合作,聚焦城市更新与智慧社区建设。整体来看,报告期内土地市场以国企和联合体拿地为主,融资成本维持低位,企业合作聚焦新兴领域发展。

    时间2024-11-22
    页数12页
    下载1174
    浏览11216
  • AMC化解房地产项目风险:共益债的策略与实践

    [摘要] 该报告主要探讨了资产管理公司(AMC)在化解房地产项目风险中运用共益债的策略与实践。近年来部分房企出现流动性风险,AMC通过企业层面和项目层面参与纾困,其中项目层面合作更为常见,采用“出资+开发”模式,由AMC负责不良资产处置,房企负责再开发与运营。共益债在企业破产重整中具有重要作用,主要用于债务人继续经营,享有优先受偿权,其法律依据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及相关司法解释。共益债与普通债在用途目的、清偿顺序、监管审批及对破产重整的影响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报告还详细介绍了共益债投资的流程、交易结构及其对加快破产资产处置的积极影响,并通过舟山中恒置业和东兴鸿德两个典型案例,展示了共益债在房地产项目纾困中的实际应用效果。

    时间2024-11-18
    页数6页
    下载1190
    浏览9792
  • 中国房地产企业动态监测第372期

    [摘要] 经营动态:房企10月销售业绩环比增加,保利月销423亿元夺冠 融资投资:房企非银融资以中期票据、公司债为主,收并购活动持续 土地储备:房企拿地城市集中在北京、广州、杭州、厦门、成都等城市 重大事项:龙湖美团签订战略合作,携手构建一体化消费生态圈闭环

    时间2024-11-18
    页数16页
    下载1142
    浏览9497
  • 中国房地产企业资讯监测报告(2024年11月11日-2024年11月17日)

    [摘要] 根据报告内容,2024年11月11日至17日期间,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土地储备、投资融资及企业动态呈现以下特点。土地储备方面,重点监测企业共拿地70宗,总出让金达514.01亿元,其中杭州两宗宅地溢价率均超33%,滨江集团和华润置地分别以13.8亿元和20.61亿元竞得;珠实地产联合体以32.5亿元包揽广州天河智慧城两宗宅地;中国金茂以14.47亿元溢价23%竞得西安文教园地块。投资融资方面,品牌房企共完成9笔融资,总额142.5亿元,包括中国铁建发行的30亿元科技创新可续期公司债、越秀地产签订的35亿港元融资协议等,融资利率普遍较低,如义乌城投集团中期票据利率为2.34%。企业动态方面,龙湖与美团达成战略合作,构建消费生态圈;中建玖合与中国移动广州分公司合作探索智慧社区;华夏幸福与河北怀来沙城经济开发区签约推动低空经济产业发展。整体来看,土地市场活跃度较高,融资环境相对宽松,企业合作聚焦创新与数字化转型。

    时间2024-11-15
    页数11页
    下载1172
    浏览10578
  • 中国房地产企业监测报告(2024年10月)

    [摘要] 2024年10月中国房地产企业监测报告显示,房地产市场整体呈现销售回暖但投资趋缓的态势。从销售情况来看,各线城市新房成交量环比显著增长,一线城市同比上升12.85%,三线城市增幅达42.62%。重点监测的龙头房企销售额环比增长65.2%,其中中海地产以121%的环比增幅领先。政策层面,中央推出"四个取消、四个降低、两个增加"的组合拳,包括取消限购限售、降低首付比例至15%、新增城中村改造等举措,并允许专项债券用于土地储备和存量房收购。融资方面,房企融资规模环比下降36.6%至445.48亿元,万科以80.3亿元单笔贷款成为当月最大融资案例。土地市场明显降温,品牌房企拿地面积环比减少52.82%,拿地成本下降80.54%,绿城中国以74.3亿元成为拿地金额最高的企业。企业表现分化明显,保利发展销售额423亿元同比增27.85%,而碧桂园权益销售同比下降45.7%。热销项目集中在核心城市,如广州万汇天地·朗庭单月销售7.03亿元,南京中海·江南玖序达15.29亿元。整体来看,政策刺激带动销售端改善,但房企仍保持审慎投资态度,行业分化持续加剧。

    时间2024-11-15
    页数35页
    下载1194
    浏览9525
共 1523 条
前往

中指云

400-630-1230

中指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