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间排序
  • 最多浏览
  • 最多下载
共有 101 份报告 清除条件
  • 2025年上半年全国房地产企业拿地TOP100排行榜

    [摘要] 2025年上半年全国房地产企业拿地情况显示市场整体呈现回暖态势。TOP100房企拿地总额达5065.5亿元,同比增长33.3%,主要得益于核心城市优质地块供应增加。从企业格局看,保利发展以414亿元拿地金额和899亿元新增货值位居双榜首,绿城中国、中海地产紧随其后,前十名中八家为央国企,滨江集团等民企表现突出。城市群方面,长三角以1470亿元领跑四大区域,京津冀、中西部次之。土地市场呈现高度分化特征,北京、上海、杭州等核心城市优质地块竞争激烈,其中北京副中心0101街区地块以75亿元成为总价地王,而多数三四线城市仍以底价成交为主。房企投资策略明显聚焦,招商蛇口、绿城中国等头部企业在多个核心城市同步布局,滨江集团则深耕杭州区域。值得注意的是,土地成交面积同比仍呈下降趋势,市场热度集中于稀缺核心地块,房企普遍注重项目安全边际,避免高价地带来的开发风险。

    房企研究 拿地监测 2025年 上半年
    时间2025-07-01
    页数12页
    下载1141
    浏览8465
  • 2025年1-4月全国房地产企业拿地TOP100排行榜

    [摘要] 2025年1-4月全国房地产企业拿地数据显示,TOP100企业拿地总额达3608亿元,同比增长26.6%,但增幅较上月收窄4个百分点。绿城中国以313亿元拿地金额和642亿元新增货值位居双榜首位,中国金茂、保利发展分列新增货值二三名。头部房企普遍采取聚焦核心城市、精准投资的策略,如中海地产强调核心城市布局,绿城中国注重精准选地,招商蛇口优选核心地段项目。从区域分布看,长三角以1146.7亿元成为房企拿地最活跃的城市群,杭州、北京、上海等核心城市土地市场热度较高,其中北京朝阳区平房乡组合地块以126亿元成为全国总价最高地块。值得注意的是,央企、国企和地方国资仍是土地市场主力,但部分民企如滨江集团在深耕区域(如杭州)表现突出。当前房企在政策鼓励"好房子"建设的背景下,既需把握市场回暖窗口,又需保持理性投资,避免高价地风险。

    房企研究 拿地监测 头部企业 投资策略
    时间2025-05-02
    页数12页
    下载1274
    浏览11141
  • 2025年1-3月全国房地产企业拿地TOP100排行榜

    [摘要] 2025年1-3月全国房地产企业拿地情况显示,TOP100房企拿地总额达2895.8亿元,同比增长30.6%,核心城市土拍情绪显著升温。从企业表现看,中海地产、华润置地和绿城中国分别以273亿元、244亿元和241亿元位列拿地金额前三;衡南县发展集团、绿城中国和华润置地则以122万㎡、104万㎡和91万㎡占据拿地建面前三。新增货值方面,绿城中国以504亿元居首,华润置地和中海地产紧随其后。区域分布上,长三角以851.2亿元的TOP10企业拿地金额领跑四大城市群,杭州、上海等核心城市出现多宗高溢价地块,其中杭州蒋村文新单元地块以115.39%的溢价率和88029元/㎡的楼面价成为焦点。房企拿地仍以央国企为主导,但部分民企如滨江集团在深耕区域表现活跃,反映出市场对核心城市优质地块的竞争加剧及房企补仓意愿的提升。

    房企研究 拿地监测 TOP100 高价地
    时间2025-04-01
    页数13页
    下载1230
    浏览9522
  • 2025年1-2月全国房地产企业拿地TOP100排行榜

    [摘要] 2025年1-2月全国房地产企业拿地TOP100排行榜显示,房地产市场呈现点状回暖态势,TOP100企业拿地总额达1998.6亿元,同比增长26.7%。华润置地以232亿元拿地金额和465亿元新增货值位居双榜首位,保利发展、中国金茂紧随其后。专项债收储存量土地政策加速落地,广东省率先发行304亿元专项债券用于回收闲置土地,但90%以上受益者为地方国企,市场期待政策能惠及更多民企和央企。从区域分布看,长三角以519.8亿元跃居四大城市群拿地金额之首,京津冀、中西部分别以481亿元和172亿元位列二、三位。重点城市中,央企、国企及地方国资仍为主导力量,华润置地在多个核心城市积极补仓,滨江集团等民企则聚焦深耕区域。土地市场高总价地块集中出现在北京、上海和杭州,其中虹口区地块以90亿元成交价成为榜首。整体来看,年初优质地块供应增加、房企补库存意愿增强以及政策支持共同推动了土地市场回暖。

    时间2025-03-03
    页数13页
    下载1280
    浏览10925
  • 2025年1月全国房地产企业拿地TOP100排行榜

    [摘要] 2025年1月全国房地产企业拿地数据显示,TOP100企业拿地总额达1210.7亿元,同比增长41.4%,实现同比由负转正。这一增长主要得益于一线城市如北京、深圳、上海、广州等地土地市场的活跃,其中北京多宗高总价地块成交带动了头部央国企的拿地热情。招商蛇口、华润置地和中海地产位列新增货值前三名,TOP10企业新增货值总额占TOP100企业的32.7%。专项债政策加速落地,地方政府通过专项债券资金收回收购存量闲置土地,如中国金茂成为首例使用专项债资金被收储的房企,这一政策有助于盘活闲置土地并推动房企重新进入土拍市场。从区域分布来看,京津冀地区以309亿元的拿地金额位居四大城市群之首,长三角和中西部分别以266亿元和93亿元紧随其后。北京和杭州等地的高溢价地块成交显示出土地市场点状回暖的态势。

    时间2025-01-27
    页数11页
    下载1261
    浏览14925
  • 2024年全国房地产企业拿地TOP100排行榜

    [摘要] 2024年全国房地产企业拿地TOP100排行榜显示,房地产行业整体呈现结构性调整趋势。重点房企拿地总额同比下降29.7%,但降幅较前期有所收窄,主要得益于核心城市土拍市场活跃度的提升。从企业类型来看,央国企及地方国资成为拿地主力,占比超八成,其中中海地产、保利发展、华润置地位列前三;民营企业拿地相对谨慎,仅占8.5%,但部分稳健型民企如龙湖、滨江等仍保持一定投资规模。从区域分布看,长三角地区以1848.4亿元的拿地金额居四大城市群之首,京津冀和粤港澳大湾区紧随其后。土地市场呈现两大特点:一是各地持续优化土拍政策,包括取消限价、调整套型限制等,推动核心城市土拍热度上升,部分地块溢价率超过40%;二是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TOP10企业新增货值占TOP100企业的35.5%。未来市场走势将取决于销售市场的回暖情况,核心城市由于人口集聚效应或率先企稳。

    房企研究 拿地监测 2024年 全年
    时间2025-01-06
    页数13页
    下载1352
    浏览11306
  • 2024年1-11月全国房地产企业拿地TOP100排行榜

    [摘要] 2024年1-11月全国房地产企业拿地数据显示,TOP100企业拿地总额为7431.8亿元,同比下降31.5%,但降幅较1-10月收窄7.1个百分点,市场呈现边际改善趋势。央企、国企及地方国资仍是拿地主力,民营房企态度审慎。从企业表现看,华润置地、保利发展、绿城中国分别以1091亿元、1001亿元和958亿元的新增货值位列前三,TOP10企业新增货值总额占TOP100的32%。 政策层面,自然资源部242号文重启专项债用于土地储备,明确存量闲置土地收购规则,有望通过盘活土地资源改善市场供求关系,同时缓解房企资金压力。区域分布上,长三角以1609.6亿元拿地金额居四大城市群之首,京津冀(1072亿元)和粤港澳(588亿元)紧随其后。重点城市中,北京、上海的高总价地块成交活跃,如北京朝阳区酒仙桥地块以153亿元刷新当地纪录,上海浦东新区地块以79亿元成交。 此外,房企拿地呈现区域聚焦特征,如滨江集团深耕杭州,保利发展多城布局。报告指出,政策优化带动一线城市市场活跃度提升,但行业整体复苏仍依赖后续政策执行效果及民企参与度的改善。

    时间2024-11-29
    页数12页
    下载1270
    浏览10455
  • 2024年1-10月全国房地产企业拿地TOP100排行榜

    [摘要] 2024年1-10月全国房地产企业拿地情况呈现以下特点:首先,TOP100企业拿地总额为6198.7亿元,同比下降38.7%,降幅较1-9月扩大0.6个百分点,显示土地市场持续低温运行。其次,央国企及地方国资成为拿地主力,占比合计达76%,民企拿地信心偏弱,仅少数城市如杭州有本地民企活跃。从区域分布来看,长三角地区以1269.7亿元拿地金额居四大城市群之首,京津冀和粤港澳大湾区紧随其后。重点房企中,保利发展、华润置地和绿城中国位列新增货值前三,TOP10企业新增货值总额占TOP100的30.3%。此外,全国住宅用地成交中,深圳宝安区地块以66.65亿元成为成交总价最高地块,且要求现房销售。整体来看,房企拿地策略仍以审慎为主,头部企业拿地销售比均值低于20%,市场预期未来随着销售企稳回升,投资热度可能有所提升。

    时间2024-11-01
    页数12页
    下载1244
    浏览11365
  • 2024年1-9月全国房地产企业拿地TOP100排行榜

    [摘要] 2024年1-9月全国房地产企业拿地数据显示,TOP100企业拿地总额为5324亿元,同比下降38.1%,但降幅较1-8月收窄1.9个百分点,市场延续低温态势。从企业表现看,保利发展以756亿元新增货值位居榜首,绿城中国和建发房产分列二三位,TOP10企业新增货值占TOP100总量的30.9%。区域分布上,长三角以1115亿元拿地金额居首,京津冀和粤港澳大湾区紧随其后,其中粤港澳因广州、深圳土拍活跃跃升至第三。重点城市中,央国企仍是拿地主力,如保利发展、中海地产等广泛布局,而绿城、滨江等民企则聚焦深耕区域。政策层面,三季度多地优化土拍规则,如上海、深圳取消地价上限,部分城市通过收回闲置土地缓解房企压力。值得注意的是,9月广州天河区地块以117.55亿元成为成交总价最高地块,溢价率达33.4%,反映出热点区域优质地块仍受追捧。整体来看,土地市场分化明显,央国企主导下,房企拿地策略更趋谨慎。

    时间2024-10-08
    页数12页
    下载1257
    浏览10661
  • 2024年1-8月全国房地产企业拿地TOP100排行榜

    [摘要] 2024年1-8月全国房地产企业拿地数据显示,TOP100房企拿地总额为4731.3亿元,同比下降40.0%,同比降幅较1-7月继续扩大2.0个百分点。从企业表现来看,绿城中国以317亿元拿地金额和629亿元新增货值位居双榜首位,建发房产、华润置地分别以279亿元和613亿元、159亿元和508亿元紧随其后。区域分布上,长三角地区以1011亿元拿地金额领跑全国,京津冀和中西部分别以810亿元和389亿元位列第二、三位。重点城市中,上海、北京、杭州等核心城市土地市场表现分化,央企国企仍是拿地主力,但绿城中国、滨江集团等民企在深耕区域积极补充土储。政策方面,上海取消“7090政策”优化住房供应结构,有利于高品质大户型产品开发和市场供需匹配。此外,8月全国住宅用地成交总价TOP10门槛为16亿元,其中上海徐汇区地块以48亿元总价和13.1万元/平方米楼面价成为当月单价最高地块。

    时间2024-08-30
    页数12页
    下载1229
    浏览10751
共 101 条
前往

中指云

400-630-1230

中指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