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间排序
  • 最多浏览
  • 最多下载
共有 660 份报告 清除条件
  • 《中指丨财政部最新发声,房地产相关政策有望持续落位!》(完整版)

    [摘要] 财政部在2025年1月10日的新闻发布会上明确了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方向,重点体现在力度、效率和时机三个方面。力度上,将提高财政赤字率,加大支出强度,安排更大规模政府债券如超长期特别国债和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效率上,优化支出结构,注重惠民生、促消费、增后劲。时机上,主动靠前发力,加快支出进度以带动社会投资。针对房地产领域,财政政策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调整税收政策降低交易和开发环节负担,推动前期减税政策落实;二是扩大专项债使用范围,允许用于土地储备和收购存量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专项债用于土地储备已明确可落地推进,多地已启动存量闲置土地收回收购工作。收购存量商品房方面,部分城市如乐山、长沙、六安等已有实际项目落地,财政部表示将配合主管部门抓紧明确配套政策以推进实施。中指研究院指出,这些政策将有助于改善土地供求关系、增强房企资金流动性,并补充重点领域土地储备。 【此内容为AI自动生成】

    政策解读 即时解读 财政部发布会
    时间2025-01-13
    页数6页
    下载1316
    浏览10784
  • 中指丨中国房地产政策跟踪报告(2024年12月)

    [摘要] 2024年12月的中国房地产政策跟踪报告显示,中央及地方政府持续加码稳楼市政策。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均强调“稳住楼市”和“持续用力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提出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包括提高财政赤字率、增加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适时降准降息等。政策重点包括加力实施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新增100万套并扩大规模)、释放刚需和改善性需求潜力、盘活存量用地和商办用房、推进存量商品房处置,以及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如现房销售试点、保障性住房建设等)。 地方层面,多地优化公积金政策(如提高贷款额度、支持提取支付首付)、调整住房套数认定标准(如广西按区县认定)、推行套内面积计价(衡阳、张家口),并通过购房补贴(如广西、苏州)、人才房票等刺激需求。此外,国企收购存量商品房作保障性住房的举措加速落地(如长沙、安徽),专项债和再贷款资金支持收储工作。 全国住建工作会议将2025年重点任务定为“止跌回稳”“构建新模式”“城市更新”等,强调政策落实和“好房子”供给。报告预计,若城中村改造及收储政策有效推进,2025年新房销售或有望止跌,核心城市将率先回稳。整体政策环境延续宽松,需求端限制性政策或进一步优化(如核心城市限购放松),供给端则聚焦存量盘活和品质提升。 【此内容为AI自动生成】

    政策解读 月度跟踪 政策跟踪报告
    时间2024-12-31
    页数20页
    下载1391
    浏览11794
  • 《2024年中国房地产政策盘点》

    [摘要] 2024年中国房地产政策盘点显示,各地政府针对房地产市场和城中村改造出台了多项具体措施。青岛在3月29日调整了公积金贷款政策,对购买第二套自住住房的家庭提高了贷款额度,双人最高可贷80万元,单人最高50万元;多子女家庭购买首套或二套房时可额外上浮20%贷款额度;购买高品质或绿色建筑一星以上住宅同样享受20%上浮。城中村改造方面,《条例》明确了三种改造方式:拆除新建、拆整结合和整治提升,旨在通过不同模式实现基础设施完善、居住品质提升、历史文化保护、产业转型、土地高效利用及基层治理强化等六大社会公共利益目标。广州等城市也同期发布了相关政策,但具体内容未在提供的文本中详述。整体政策导向体现对住房需求差异化支持与城市更新系统性规划的兼顾。 【此内容为AI自动生成】

    时间2025-01-14
    页数64页
    下载1520
    浏览12241
  • 《年度盘点丨2024年楼市十大关键词》

    [摘要] 2024年中国房地产市场经历了政策密集调整期,中央以“止跌回稳”为核心目标,通过多维度政策组合拳推动市场阶段性恢复。政策脉络呈现三大主线:需求端刺激、供给端优化及长效机制构建。需求侧通过取消限购(仅北上深等保留)、首付比例降至历史最低(首套15%)、房贷利率创新低(部分城市跌破3%)、交易税费减免(契税面积标准上调至140㎡)等措施释放购房需求;供给侧聚焦“严控增量、优化存量、提高质量”,包括专项债支持盘活闲置土地、国企收购存量商品房作保障房(全年70城推进)、城中村改造货币化安置(新增100万套)及“白名单”项目融资(审批3.6万亿)。长效机制方面,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构建“租购并举”新模式,推进现房销售试点、完善住房保障体系。展望2025年,政策将延续宽松基调,重点落实已出台措施,核心城市或进一步松绑限购,公积金利率有望再降,同时通过“人房地钱”要素联动机制促进供需平衡。市场修复仍依赖城中村改造提速、存量资产盘活及“好房子”供给增加,但需警惕外部经济不确定性对复苏节奏的影响。 【此内容为AI自动生成】

    政策解读 年度盘点 十大关键词
    时间2024-12-30
    页数26页
    下载1256
    浏览11476
  • 《中指丨2025全国住建工作怎么干?住建部明确五大重点任务!》

    [摘要] 2025年全国住建工作会议明确了五大重点任务,首要任务是持续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具体措施包括释放需求(落实“四个取消、四个降低、两个增加”政策、优化公积金支持、扩大城中村改造规模并推进货币化安置)和改善供给(严控商品房增量、增加保障房供给)。第二项任务是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重点包括优化住房供应体系、建立“人房地钱”联动机制、推行现房销售、完善房屋安全监管及市场秩序整治。第三项任务是大力实施城市更新,强调体检与更新一体化机制、可持续模式探索、老旧小区改造及数字化治理。第四项任务是打造“中国建造”升级版,通过建筑业改革、标准提升、推广智能建造和绿色建筑实现产业升级。第五项任务是建设“好房子”,提升住宅标准、支持品质提升制度、推动老旧住宅改造及物业服务质量提升。财政政策方面,2025年将实施更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大专项债支持力度,助力房地产风险化解和市场稳定。中指研究院分析指出,城中村改造和存量房收储政策或将成为新房销售止跌的关键,而“好房子”供给和城市更新项目将进一步促进市场修复。 【此内容为AI自动生成】

    政策解读 即时解读 住建工作会议
    时间2024-12-26
    页数6页
    下载1357
    浏览11673
  • 《中指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持续用力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

    [摘要] 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了2025年经济工作的总体方向,重点强调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以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在房地产领域,会议提出要持续用力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具体措施包括加力实施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释放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潜力、合理控制新增房地产用地供应并盘活存量用地和商办用房、推动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等。财政政策方面,将提高财政赤字率、增加超长期特别国债和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货币政策则保持适度宽松,适时降准降息以降低购房成本。会议还强调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并通过城市更新和区域战略实施增强发展活力。整体来看,2025年政策组合拳旨在通过供需两端协同发力,促进房地产市场企稳,预计核心城市将率先实现回稳目标。 【此内容为AI自动生成】

    政策解读 即时解读 经济工作会议
    时间2024-12-13
    页数6页
    下载1417
    浏览12160
  • 《中指丨12.9中央政治局会议:稳住楼市》

    [摘要] 2024年12月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对2025年经济工作作出重要部署,核心聚焦于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以稳定经济。会议提出将采取"超常规逆周期调节"措施,包括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通过扩大财政支出、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和利率等手段提振经济。在房地产领域,会议强调"稳住楼市"的基调,要求加快落实已出台的稳地产政策组合拳,如货币化安置城中村改造、专项债收购存量闲置土地等,同时预期将推出更多增量政策优化限制性措施。会议还指出要通过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推动包括房地产税收制度、土地制度等中长期改革举措落地。从数据来看,10-11月重点城市房地产市场已呈现阶段性回稳迹象,但实现持续稳定仍需政策进一步发力落实。整体而言,本次会议释放了强烈的稳增长信号,为2025年经济政策方向奠定了积极基调。 【此内容为AI自动生成】

    政策解读 即时解读 政治局会议
    时间2024-12-09
    页数4页
    下载1360
    浏览11211
  • 中指丨中国房地产政策跟踪报告(2024年11月)

    [摘要] 2024年11月中国房地产政策跟踪报告显示,中央及地方政府持续推出多项政策以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化债议案,计划通过专项债置换、年度化债资金安排及棚改债务延期三项措施化解12万亿元地方隐性债务,减轻地方财政压力并释放资金支持民生与投资。财税政策方面,优化了契税、增值税及土地增值税政策,降低购房者成本和企业税费负担,其中一线城市取消普宅标准并统一税收优惠。专项债细则落地支持收购存量闲置土地,优先回收住宅和商服用地,以改善土地供求关系并增强房企资金流动性。城中村改造政策范围扩大至近300个地级市,鼓励货币化安置以消化商品房库存,预计带动约1亿平米住宅销售。地方政策层面,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取消普宅标准,长沙取消限售,多地优化公积金贷款额度及首付比例,重庆等地允许提取公积金支付首付款。此外,郑州、银川、广州等地推进国企收购存量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配套中央资金支持加速去库存。整体来看,政策组合拳通过需求端降成本、供给端盘活存量和资金端减压协同发力,旨在稳定市场预期并推动行业进入新循环。未来政策或进一步聚焦一线城市限购松绑、二套房贷利率下调及专项债收储细则落地。 【此内容为AI自动生成】

    政策解读 月度跟踪 政策跟踪报告
    时间2024-11-29
    页数22页
    下载1502
    浏览12681
  • 《中指丨两部门发文,城中村改造货币化安置或将提速》

    [摘要] 2024年11月,住房城乡建设部与财政部联合印发通知,部署加快城中村改造工作,核心内容包括三方面:一是政策支持范围从35个超大特大城市扩围至近300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加速100万套改造计划落地;二是强调货币化安置,结合房票政策可带动约1亿平米住宅销售,占市场总量10%,促进库存消化;三是将城中村改造纳入城市更新战略,要求落实财税、土地等配套政策。此次政策是对10月住建部“组合拳”的具体落实,通过专项借款(如广州、佛山案例)与税费优惠推动项目落地,旨在释放城镇化潜力并稳定房地产市场。历史政策对比显示,货币化安置比例调控与专项债支持范围调整是近年棚改及城中村改造的关键演变脉络。 【此内容为AI自动生成】

    政策解读 即时解读 城中村改造
    时间2024-11-15
    页数4页
    下载1346
    浏览12003
  • 《中指丨利好频发!三部委优化多项房地产税收政策》

    [摘要] 2024年11月13日,财政部、税务总局和住房城乡建设部联合发布多项房地产税收优化政策,主要内容包括三个方面。首先,在住房交易契税方面,新政将享受1%优惠税率的面积标准从90平方米提升至140平方米,家庭唯一住房和第二套住房在140平方米以下均按1%征收,140平方米以上分别按1.5%和2%征收,一线城市不再区别对待,显著降低了购房成本特别是改善性需求。其次,针对增值税政策,取消普通住宅标准的一线城市将与其他地区统一执行2年以上住房销售免征增值税的规定,减轻交易负担。最后,土地增值税预征率下限全面下调0.5个百分点,东部地区降至1.5%,中部和东北地区1%,西部地区0.5%,缓解房企资金压力。新政将于2024年12月1日实施,但此前未申报的交易也可适用新规。中指研究院分析指出,这些政策通过降低购房者置业成本、减轻企业税费压力,将有效提振市场信心,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 【此内容为AI自动生成】

    时间2024-11-14
    页数5页
    下载1306
    浏览11385
共 660 条
前往

中指云

400-630-1230

中指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