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物业服务上市公司ESG测评报告
[摘要] 该报告对2023年中国物业服务上市公司的ESG表现进行了全面测评与分析。研究背景方面,报告梳理了ESG理念的全球发展历程及中国政策演进,指出物业管理行业因其民生属性和资本关注度成为ESG实践的重要领域。研究对象涵盖59家披露2022年ESG报告的上市物企(港股57家、A股2家),采用包含3个一级指标、12个二级指标和50个基础指标的自建评价体系。 测评结果显示,行业整体ESG表现持续改善:披露率达92.42%,港股企业显著高于A股;平均得分66.29分,及格率77.97%,央国企平均分较民企高7.55分。从细分维度看,公司治理(G)得分提升显著,环境管理(E)指标分化明显,社会责任(S)仍为最优项。ESG表现与业绩呈正相关,公司治理对收入增长的贡献度最高。报告还列举了保利物业、万物云等企业在绿色技术应用、社区治理等方面的优秀案例。 行业趋势方面,国际ESG披露标准趋严,港交所拟强制气候信息披露;ESG生态体系逐步形成,企业实践从被动披露转向全业务链融合。建议物企重点关注绿色物业发展(如能源管理、垃圾分类)、员工与客户责任强化、风险防控体系完善(含气候风险)等方向。报告强调,ESG已成为衡量企业长期价值的新维度,推动行业向低能耗、高效益的可持续发展模式转型。 【此内容为AI自动生成】
- 时间2023-12-08
- 页数38页
- 下载1222
- 浏览10974
¥28
立即购买 -
中国物业管理行业2023总结与2024展望
[摘要] 2023年中国物业管理行业呈现高质量发展态势,行业规模稳步增长至300亿平方米,但增速放缓。企业从盲目扩张转向有质量拓展,第三方市场拓展显著增长,占比达64.8%。并购市场回归理性,非住宅业态(如办公、学校物业)成为竞争重点。资本市场方面,行业市值下跌49.04%,国企表现优于民企,华润万象生活市值居首;IPO热度下降,仅2家企业上市,但企业通过回购提振信心。 服务品质成为核心竞争力,超九成上市企业强调提升客户满意度,二十城物业费均价微涨至2.57元/平方米/月。品牌建设趋向多元化,三层次架构成为主流。ESG披露率超90%,国企得分领先,行业在港交所ESG评价中位居第二。政策层面,城市更新、保障性住房、社区养老等为行业带来新机遇,但收费规范与安全生产要求趋严。 展望2024年,行业将聚焦城市服务、IFM(综合设施管理)等万亿级市场,科技应用(如智能化管理)助力降本增效。企业需规避关联方风险,强化独立运营能力,同时通过增值服务深化社区渗透。总体来看,行业从规模驱动转向质量驱动,服务创新与可持续发展成为关键增长点。 【此内容为AI自动生成】
- 时间2023-12-28
- 页数31页
- 下载1624
- 浏览17005
¥28
立即购买 -
中国物业管理行业2023上半年总结与展望
[摘要] 2023年上半年中国物业管理行业在高质量发展主旋律下呈现六大核心特点与发展趋势。政策层面,城市更新与社区养老成为重点方向,多地出台政策推动老旧小区改造及"物业+养老"模式试点,同时安全生产监管强化,物企参与基层治理作用凸显。规模发展上,行业增速放缓至12.43%,市场竞标成为主要拓展方式(第三方占比54.72%),并购市场趋于理性(PE均值11.5倍),国企成为并购主力,企业更聚焦核心城市群深耕。增值服务方面,企业优选空间运营、社区零售等高适配性服务构建"第二增长极",城市服务市场空间达3777亿元,IFM综合设施管理成为新赛道。资本市场估值处于低位(PE均值9.97倍),但物企通过回购、股权激励展现信心,国资企业IPO热度回升。服务品质面临挑战,满意度降至2018年水平,主要因公共设施维护等短板,标杆企业通过"四化建设"提升标准。展望未来,行业将依托65年长周期的房地产后服务市场潜力(预计2027年管理规模达347亿平方米),通过品质服务、ESG建设及人才培育实现可持续发展,其中IFM服务规模预计2026年突破万亿,国资企业、专业赛道领先者将持续受资本市场青睐。 【此内容为AI自动生成】
- 时间2023-07-12
- 页数31页
- 下载1361
- 浏览12241
¥28
立即购买 -
2023中国物业服务满意度研究报告
[摘要] 根据提供的文档信息,该文件为《2023中国物业服务满意度研究报告》,但文档内容部分仅显示了标题和大量空白,未提供具体的研究数据、分析方法或结论性内容。因此无法对报告的具体论点、行文逻辑或核心发现进行实质性总结。建议补充完整的报告内容以便进行深入分析和准确摘要。当前仅能确认这是一份针对中国物业服务领域开展的满意度调研成果,其研究时间跨度为2023年度。 【此内容为AI自动生成】
- 时间2023-07-13
- 页数38页
- 下载1522
- 浏览15511
¥28
立即购买 -
中国物业管理行业 2022 年度总结与 2023 年度展望
[摘要] 2022年中国物业管理行业在政策支持、规模扩张、业务创新及资本市场表现等方面呈现显著特点。政策层面,社区养老成为重点发展方向,国家通过多项文件鼓励物业企业参与养老服务,同时绿色低碳城市服务政策推动物业企业拓展垃圾分类、基础设施改造等业务。行业规模持续扩张但增速放缓,港股上市物企在管面积同比增长26.98%,关联方项目贡献度下降至40%,第三方市场化拓展占比提升至73%。并购市场趋于理性,全年交易金额同比收缩70.8%,国资背景企业占比超55%。 多种经营收入保持25.87%的增长,但受地产关联方拖累,收入占比下滑至38.5%。城市服务成为头部企业战略重点,过半上市物企布局该领域,但现阶段营收贡献高于利润贡献。IFM(综合设施管理)业务被视为新增长点,预计全球市场规模将以4.2%年复合率增长。资本市场方面,物业板块估值受地产拖累超跌,市盈率均值11倍,国资企业表现优于民企,华润万象生活等市值领先。 品牌独立性不足导致部分企业受关联方负面舆情牵连,而智能化建设普及率达100%,头部企业通过科技应用降本增效。展望2023年,行业将从规模扩张转向质量提升,聚焦服务标准化、品牌价值化及ESG发展,IPO节奏放缓但国资背景企业仍有上市空间。长期来看,物业板块因弱周期、现金流稳定等特性保持投资价值,细分赛道如城市服务、IFM等潜力显著。 【此内容为AI自动生成】
- 时间2022-12-26
- 页数26页
- 下载1859
- 浏览22615
¥28
立即购买 -
2022大数据年会榜单
[摘要] 2022年物业服务行业在疫情反复和房地产市场承压下展现出较强韧性,企业通过夯实服务品质、强化独立化市场拓展能力应对挑战。政策层面,“金融16条”等举措刺激房地产回暖,间接利好物业行业,其弱周期、现金牛属性得到市场重新认可。资本市场方面,全年新增6家港股上市物企,行业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未变。未来3-5年,行业集中度将持续提升,企业将更注重发展质量,科技赋能下的智慧化建设、增值服务拓展将成为重要增长点。报告收录了全国主要区域及省市物业服务企业排名,其中碧桂园服务、雅生活集团、长城物业等位列全国前列,各区域头部企业如华东的绿城服务、华润万象生活等通过差异化战略深耕本地市场。特色运营方面,索迪斯服务、万物梁行等在IFM领域表现突出,招商积余、燕兴物业等通过红色物业模式创新社区治理。标杆项目如北京使馆一号院、武汉泛悦城等通过科技应用和个性化服务树立品质典范。中指研究院通过科学评估体系,旨在推动行业向高效、高质方向发展。 【此内容为AI自动生成】
- 时间2022-12-07
- 页数11页
- 下载1305
- 浏览13394
¥28
立即购买 -
2022年中国物业服务价格指数研究报告
[摘要] 2022年中国物业服务价格指数研究报告显示,在疫情反复和房地产市场承压下行的背景下,物业服务企业坚守服务品质,推动业务独立性建设,行业整体呈现稳中略升态势。二十城物业服务价格综合指数为1075.48,同比微涨0.08%,均价为2.52元/平方米/月,其中五星级服务收费最高(3.90元/平方米/月)。样本分析表明,四星级项目占比首次超越三星级达45.86%,一线城市四、五星级项目占比超六成,珠三角和西南地区高端服务占比领先。软硬件服务均衡发展,平均得分分别为82.52分和81.72分,深圳软件得分显著高于硬件。报告还剖析了远洋东方境世界观等五星级标杆项目,其通过标准化、智能化服务和多元化增值服务实现溢价。未来行业将聚焦品质提升、科技赋能和增值服务拓展,推动“质价相符”机制完善。中指研究院通过星级评价体系持续监测行业动态,为政策制定和市场发展提供数据支持。 【此内容为AI自动生成】
- 时间2022-12-07
- 页数30页
- 下载1357
- 浏览17863
¥28
立即购买 -
2022年中国物业服务满意度研究报告
[摘要] 2022年中国物业服务满意度研究报告显示,全国物业服务满意度总体得分为78.1分,较2021年下降2.6分,行业标杆企业得分也首次出现回落,降至86.7分。报告指出,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物业服务企业经营成本上升,部分企业通过削减服务岗位和降低耗材标准来平衡成本,导致服务颗粒度放大,业主敏感度提高,影响了整体满意度。 在细分服务项目中,入户维修(81.8分)、增值服务(81.3分)和客服人员(81分)满意度最高,而投诉处理(63.1分)得分最低,成为行业主要短板。值得注意的是,约67%的业主表示愿意为更高品质的物业服务支付更高费用,其中保洁、养老和教育服务是业主最期待的社区增值服务内容。 城市层面,上海(85.6分)、北京(85.3分)和杭州(84.2分)位列满意度前三。报告还强调,智慧科技应用正在改变行业形态,约86%的社区已开展智慧化建设,主要涉及智慧门禁、线上缴费等功能。 专题部分指出,疫情防控成为检验物业服务能力的重要标准,优秀企业通过标准化建设、绿色服务和人文关怀提升品质。未来,行业需回归服务本质,在规模扩张的同时注重服务品质提升,才能赢得长期竞争优势。 【此内容为AI自动生成】
- 时间2022-07-25
- 页数59页
- 下载1498
- 浏览12834
¥28
立即购买 -
中国物业管理行业2022上半年总结与展望
[摘要] 2022年上半年中国物业管理行业在疫情常态化背景下展现出较强的抗风险能力,行业整体呈现以下特点:政策层面,疫情防控加速物企融入基层治理体系,多地政策将物业服务纳入社区防控体系并鼓励发展“物业+养老”等多元服务,同时智慧社区建设与环卫标准修订为行业提供新方向。规模方面,行业集中度持续提升,百强企业市场份额达52.31%,TOP10企业增速达34.23%;并购市场趋于理性,国企活跃度上升,但交易规模同比收缩46.7%。增值服务成为营收增长引擎,社区服务收入占比达11.6%-18.3%,毛利率普遍超35%,保洁、养老、教育成为业主最期待的服务项目。资本市场上,板块估值回落至12.9倍市盈率但仍高于恒指,IPO节奏放缓,全年预计上市企业不超10家。服务品质方面,行业满意度首次下滑至78.1分,但67%业主愿为优质服务支付溢价。展望未来,行业集中度将持续提升,预计2025年百强份额达63.9%;独立市场化拓展、社区增值服务与城市服务(预计2025年规模超7600亿元)将成为发展重点,智慧科技应用将推动效率提升与服务场景创新。总体来看,行业在规模扩张与品质提升间寻求平衡,逐步从依赖地产输血转向市场化可持续发展。 【此内容为AI自动生成】
- 时间2022-07-25
- 页数23页
- 下载1275
- 浏览11184
¥28
立即购买 -
中国物业管理行业2018总结与2019展望
[摘要] 该报告全面总结了中国物业管理行业2018年的发展状况并对2019年进行展望。2018年行业呈现以下特点:行业规模持续扩大,营业收入达6007.2亿元,年复合增长率13.66%;百强企业管理面积均值3164万平方米,市场份额超32%;技术和资本成为重要助推器,智能化投入同比增长近50%,11家物企登陆香港主板;经营模式创新显著,增值服务收入占比18.2%但贡献41.68%净利润。企业篇显示,百强企业通过兄弟开发商支持(占比近六成)、市场化拓展(部分企业超70%)、平台输出(如彩生活平台服务面积9亿平方米)等方式扩张规模,同时并购活动趋于理性。资本篇指出港股上市企业市值与规模正相关,碧桂园服务市值达297亿港元,南都物业成为A股"物业第一股",新三板推出"三+H"模式拓宽融资渠道。技术篇显示TOP10企业全部拥有自有APP,科技应用助力基础服务降本增效(人均管理面积提升至5912平方米)并提升增值服务体验。展望篇预测到2020年行业规模将超287亿平方米,基础服务市场约1.5万亿元,社区增值服务空间达3.38万亿元;未来企业将呈现服务标准化、技术现代化、业务多元化、人才专业化的"四化"趋势,资本市场将形成多层次结构,上市物企有望超百家、总市值破万亿。报告建议企业应聚焦40个重点城市扩张,基础服务与增值服务并重,大型企业强化科技赋能,中小企业走差异化特色路径。 【此内容为AI自动生成】
- 时间2022-01-18
- 页数39页
- 下载1148
- 浏览9657
¥28
立即购买
深选研报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