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指丨中国房地产政策跟踪报告(2025年8月)》
[摘要] 2025年8月中国房地产政策聚焦于巩固市场止跌回稳态势,释放积极信号。国务院会议强调结合城市更新推进城中村改造,多措并举释放改善性需求。中共中央发布《关于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系统推进“好房子”建设、盘活存量资源等方向。地方层面,北京、上海优化限购政策,五环外/外环外购房不限套数;上海取消首套与二套商贷利率区分;苏州全面取消限售;多地优化公积金政策,如提高贷款额度、支持提取支付首付等。此外,广西试点青年低月供贷款产品,海南对多孩家庭核减住房套数认定。政策整体呈现“因城施策”特征,旨在通过供需两端协同发力稳定市场预期。 【此内容为AI自动生成】
- 时间2025-08-29
- 页数18页
- 下载1133
- 浏览8586
¥16
立即购买 -
《中指丨中国房地产政策跟踪报告(2025年7月)》
[摘要] 2025年7月中国房地产政策聚焦城市高质量发展与存量优化。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明确城市发展转向存量提质增效阶段,部署七大任务,包括优化城市体系、建设宜居城市及推进城市更新等。地方层面,成都分批取消限售,荆门推进现房销售;多地优化公积金政策,如北京支持提取公积金支付首付,广州拟推“商转公”;购房补贴政策频出,如无锡滨湖区发放人才购房券。此外,上海优化土地资源配置,允许未竣工商办项目转保障性租赁住房。报告显示政策持续从去库存、城市更新等方向发力,推动市场平稳发展。 【此内容为AI自动生成】
- 时间2025-07-31
- 页数21页
- 下载1356
- 浏览11049
¥16
立即购买 -
《中指丨中国房地产政策跟踪报告(2025年6月)》
[摘要] 2025年6月中国房地产政策的核心方向围绕"更大力度推动市场止跌回稳"展开,主要呈现三方面特征:首先,中央政策层面,国常会明确要求通过摸底土地和项目存量、优化政策系统性、推进"好房子"建设等举措稳定预期,其中专项债券收购存量商品房在浙江、四川等地试点落地,但规模较小(合计21.9亿元),收购价格多按备案价9折执行,主要用于保障性租赁住房。其次,地方政策密集出台超45条,深圳、成都等近30城优化公积金政策,包括提高贷款额度至170万元、支持直付首付款、延长还款期限至男性68岁/女性63岁等;杭州余杭、大连等10余城发放购房补贴,衢州对三孩家庭最高补贴20万元;武汉放宽商业用房落户限制。最后,"好房子"建设标准加速落地,四川、西安等地明确层高不低于3米、生态阳台等品质要求,福建、江苏等地启动试点项目。整体来看,政策通过需求端刺激与供给侧改革双管齐下,旨在改善市场供求关系,但专项债去库存进度仍显缓慢(实际发行仅占公示金额16%),后续需观察政策协同性与执行力度。 【此内容为AI自动生成】
- 时间2025-06-30
- 页数19页
- 下载1360
- 浏览11132
¥16
立即购买 -
中指丨中国房地产政策跟踪报告(2025年5月)
[摘要] 2025年5月中国房地产政策跟踪报告显示,多项楼市金融支持政策落地,包括央行降准降息、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下调等,有助于降低购房成本,促进住房需求释放。城市更新的顶层设计进一步完善,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持续推进城市更新行动的意见》,明确了八项主要任务和六项保障措施,旨在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信阳发文落实现房销售,成为近期全国首个明确全面落实现房销售的城市,此举有助于降低购房风险,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多地优化公积金政策,如长春、成都、苏州等地提高贷款额度、降低首付比例等,同时加大购房补贴力度,如苏州、珠海等地对多孩家庭、人才等特定人群提供补贴。海口限价商品房满5年可通过补交土地溢价等价款取得完全产权,增强房源流动性。各地持续推进去库存工作,专项债券用于收回收购闲置存量土地和存量商品房,加速库存盘活。总体来看,中央和地方政策持续发力,旨在稳定房地产市场,促进需求释放,改善供求关系。 【此内容为AI自动生成】
- 时间2025-05-30
- 页数20页
- 下载1427
- 浏览12778
¥16
立即购买 -
中指丨中国房地产政策跟踪报告(2025年4月)
[摘要] 2025年4月中国房地产政策报告显示,中央及地方政策持续聚焦房地产市场稳定与发展。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定调“持续巩固市场稳定态势”,提出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加大高品质住房供给、优化存量商品房收购政策等方向。李强总理强调房地产市场仍有较大发展空间,要求落实存量房收购用作保障性住房的政策,并支持刚性和改善性需求。 地方层面,62条新政密集出台:无锡取消限售并暂停新房价格备案,推广共有产权商品房;杭州调整契税优惠按区认定规则;海南、合肥等20余地优化公积金政策,包括提高贷款额度(如海南单方最高调至80万元)、降低首付比例(部分城市二套首付降至20%)等。青岛、无锡推出“低月供”金融产品,常州提供最高20万元购房资助,降低青年群体购房门槛。苏州、株洲等地放宽住宅设计规范,如扩大阳台面积占比至20%,推动“好房子”建设。 此外,城市更新与去库存加速,超20城优化房票政策,厦门允许购买二手房;专项债支持力度加大,17省市拟投入超2000亿元收购闲置土地。报告预计二季度宏观政策或进一步宽松,降准降息预期增强,核心城市市场有望持续修复。 【此内容为AI自动生成】
- 时间2025-04-30
- 页数20页
- 下载1418
- 浏览13218
¥16
立即购买 -
中指丨中国房地产政策跟踪报告(2025年3月)
[摘要] 2025年3月的中国房地产政策报告显示,政府工作报告首次将“稳住楼市”写入总体要求,并释放了多项积极信号。政策重点包括促需求、去库存、保交房和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促需求方面,通过调减限制性措施、加力实施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充分释放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潜力。去库存方面,优化土地利用方式,控制新增供应,盘活存量用地和商办用房,推进收购存量商品房,并给予城市政府更大自主权。保交房任务不变,同时首次提出“有效防范房企债务违约风险”。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方面,强调有序搭建基础性制度,推动建设安全、舒适、绿色、智慧的“好房子”。 自然资源部和财政部联合发文,明确专项债券支持土地储备的相关细则,优先用于存量闲置土地,加速各地发债节奏,改善供求关系。中办、国办发文提振消费,提出适时降低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扩大公积金使用范围,支持提取公积金支付首付款等举措,进一步降低购房成本。 地方政策方面,南京全面取消限售,深圳、杭州、苏州等地优化公积金政策,提高贷款额度,降低首付比例。苏州、南京推出特色金融产品,降低购房初期还款压力。多地加大购房补贴力度,如沈阳、大连、青岛等,进一步降低目标人群购房成本。天津完善住宅多样化政策,助力好房子建设。 总体来看,2025年房地产政策更加注重实质性落地,供需两端政策持续优化,旨在提振市场信心,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 【此内容为AI自动生成】
- 时间2025-03-31
- 页数23页
- 下载1446
- 浏览9771
¥16
立即购买 -
中指丨中国房地产政策跟踪报告(2025年2月)
[摘要] 2025年2月中国房地产政策主要围绕土地储备专项债券加速落地、优化调控政策和公积金政策、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以及促进住房消费等方面展开。广东省率先发行超300亿元专项债券用于收购存量土地,覆盖19个城市的86个项目,其中广州、珠海、惠州发行金额居前。各地政策优化包括重庆取消限售并调整房产税政策,山东、大连、成都等地降低公积金贷款首付比例、提高贷款额度,支持提取公积金支付首付款。北京、南宁等地出台“好房子”技术标准,提升住宅品质。多地加大购房和家装补贴力度,如烟台发放6000万元购房优惠券,银川贺兰县提供现金和消费券补贴。保障性住房方面,湖北大学、银川、大连等地通过收购存量商品房用作学生宿舍或保障性租赁住房。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稳住楼市”,预计两会后将释放更多积极信号,核心城市可能进一步优化限购等政策,专项债收购存量土地和商品房政策有望继续完善。 【此内容为AI自动生成】
- 时间2025-03-01
- 页数16页
- 下载1457
- 浏览9951
¥16
立即购买 -
中指丨中国房地产政策跟踪报告(2025年1月)
[摘要] 2025年1月中国房地产政策呈现出多维度、高频次的调整态势,核心聚焦于财政支持、公积金优化、土地供应改革及购房补贴四大方向。财政部明确将通过专项债支持土地储备和存量商品房收购用作保障房,强调政策落实的时效性,预计相关资金在年内逐步释放效应。地方层面,厦门、济南等城市降低公积金贷款首付比例至15%-20%,昆明试点套内面积计价销售,广州南沙、北京则探索混合用地供应和产业社区建设以提升土地效能。杭州、武汉等地密集推出购房补贴,最高达20万元,并配套契税减免、人才安居券等激励措施。城市更新被列为年度重点,国务院要求盘活存量用地,完善市场化融资机制。此外,多地通过国企收购存量房转为保障房加速去库存,但当前规模有限,未来随专项债配套政策完善有望扩容。整体政策导向延续"稳市场、促需求、优供给"思路,核心城市限制性政策或进一步松绑,金融端"白名单"机制已支撑1400万套住房交付,将持续修复市场预期。 【此内容为AI自动生成】
- 时间2025-02-05
- 页数16页
- 下载1465
- 浏览11765
¥16
立即购买 -
中指丨中国房地产政策跟踪报告(2024年12月)
[摘要] 2024年12月的中国房地产政策跟踪报告显示,中央及地方政府持续加码稳楼市政策。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均强调“稳住楼市”和“持续用力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提出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包括提高财政赤字率、增加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适时降准降息等。政策重点包括加力实施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新增100万套并扩大规模)、释放刚需和改善性需求潜力、盘活存量用地和商办用房、推进存量商品房处置,以及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如现房销售试点、保障性住房建设等)。 地方层面,多地优化公积金政策(如提高贷款额度、支持提取支付首付)、调整住房套数认定标准(如广西按区县认定)、推行套内面积计价(衡阳、张家口),并通过购房补贴(如广西、苏州)、人才房票等刺激需求。此外,国企收购存量商品房作保障性住房的举措加速落地(如长沙、安徽),专项债和再贷款资金支持收储工作。 全国住建工作会议将2025年重点任务定为“止跌回稳”“构建新模式”“城市更新”等,强调政策落实和“好房子”供给。报告预计,若城中村改造及收储政策有效推进,2025年新房销售或有望止跌,核心城市将率先回稳。整体政策环境延续宽松,需求端限制性政策或进一步优化(如核心城市限购放松),供给端则聚焦存量盘活和品质提升。 【此内容为AI自动生成】
- 时间2024-12-31
- 页数20页
- 下载1385
- 浏览11612
¥16
立即购买 -
中指丨中国房地产政策跟踪报告(2024年11月)
[摘要] 2024年11月中国房地产政策跟踪报告显示,中央及地方政府持续推出多项政策以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化债议案,计划通过专项债置换、年度化债资金安排及棚改债务延期三项措施化解12万亿元地方隐性债务,减轻地方财政压力并释放资金支持民生与投资。财税政策方面,优化了契税、增值税及土地增值税政策,降低购房者成本和企业税费负担,其中一线城市取消普宅标准并统一税收优惠。专项债细则落地支持收购存量闲置土地,优先回收住宅和商服用地,以改善土地供求关系并增强房企资金流动性。城中村改造政策范围扩大至近300个地级市,鼓励货币化安置以消化商品房库存,预计带动约1亿平米住宅销售。地方政策层面,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取消普宅标准,长沙取消限售,多地优化公积金贷款额度及首付比例,重庆等地允许提取公积金支付首付款。此外,郑州、银川、广州等地推进国企收购存量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配套中央资金支持加速去库存。整体来看,政策组合拳通过需求端降成本、供给端盘活存量和资金端减压协同发力,旨在稳定市场预期并推动行业进入新循环。未来政策或进一步聚焦一线城市限购松绑、二套房贷利率下调及专项债收储细则落地。 【此内容为AI自动生成】
- 时间2024-11-29
- 页数22页
- 下载1500
- 浏览12580
¥16
立即购买
深选研报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