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盘点丨四类举措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
[摘要] 2025年上半年中国房地产政策的核心目标是推动市场止跌回稳,政策举措主要围绕促需求、去库存、防风险和新模式四个方面展开。中央层面首次将“稳住楼市”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并加大政策力度,强调稳地产对宏观经济的重要性。地方层面超100个城市出台150余条政策,优化方向集中在公积金贷款、购房补贴和存量土地盘活。促需求方面,核心城市有望优化限购政策,城中村改造和货币化安置将加速,公积金贷款额度提升(如深圳家庭最高可贷231万元),房贷利率进一步下调(部分城市首套利率降至3%)。去库存方面,专项债支持土地收储(如广东拟收储1007万平方米土地),多地推进存量商品房收购用于保障房。防风险方面,房企融资“白名单”贷款超6万亿元,23个省份强调保交房。新模式方面,“好房子”建设被首次写入报告,多地出台技术标准(如北京优化阳台设计规范),预售制等基础性制度改革持续推进。整体来看,政策组合拳通过供需两端协同发力,旨在修复市场信心、改善供求关系,推动行业向高质量发展转型。 【此内容为AI自动生成】
- 时间2025-03-27
- 页数26页
- 下载1242
- 浏览10778
¥8
立即购买 -
《中指丨中办、国办发文,适时降低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
[摘要] 2025年3月16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中,针对住房消费需求提出多项具体措施。核心内容包括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加力实施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允许专项债券收购存量商品房作保障房、落实房地产税收优惠政策、适时降低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等。其中公积金政策调整尤为突出,当前5年以上公积金利率为首套2.85%、二套3.325%,年内拟进一步下调以降低购房成本。方案还扩大公积金使用范围,支持提取支付首付款同时申请贷款,并推进灵活就业人员缴存试点。中指监测显示2024年以来超100城已支持公积金支付首付,2025年初约90城出台130条优化政策,其中50条涉及公积金贷款,主要方向为降低首付比例、提高额度及延长还款期限。深圳、大连等地已通过大幅提升贷款额度(如深圳多孩家庭最高可贷231万元)显著降低置业门槛。该文件是对《政府工作报告》住房政策的细化落实,预计更多城市将跟进公积金优化政策,通过降低购房成本提振市场活跃度。 【此内容为AI自动生成】
- 时间2025-03-17
- 页数4页
- 下载1286
- 浏览9946
免费
立即阅读 -
《中指丨两部门联合发文,明确专项债用于土地储备的多项细则》
[摘要] 2025年3月11日,自然资源部和财政部联合发布《关于做好运用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支持土地储备有关工作的通知》,从四个方面细化专项债用于土地储备的管理细则。一是明确发债要求及资金使用主体,强调项目须纳入土地储备计划并优先处置存量闲置土地,同时规定2024年11月7日后供应的土地不列入存量范围。二是完善申报审核流程,要求优先选择成熟度高、效益显著的项目,并加强部门间信息互通,非试点地区由省级财政部门择优发行,试点地区(如北京、上海等10省市及雄安新区)可自主审核发行。三是强化资金平衡机制,允许专项债资金在同一储备项目内不同地块间调剂使用,但需确保单个项目整体融资收益平衡,且未限定债券期限以增加灵活性。截至3月10日,全国拟使用专项债收储土地已超300宗,涉及金额约500亿元,其中广东已发行超300亿元。四是严格监督管理,禁止资金空转,并建立抽查机制。该政策是对2024年10月以来专项债支持土地储备系列政策的延续和细化,旨在通过盘活存量土地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数据显示,广东、江西、四川等地已公示首批收储项目,其中惠州以46宗地块居首。 【此内容为AI自动生成】
- 时间2025-03-12
- 页数7页
- 下载1345
- 浏览11344
免费
立即阅读 -
《中指丨落实两会精神,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的重要举措!》
[摘要]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将房地产市场稳定作为重要任务,提出通过扩需求、去库存、防风险、构建新模式等举措推动市场止跌回稳。扩需求方面强调因城施策调减限制性措施,加力实施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充分释放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潜力。去库存政策包括合理控制新增土地供应、盘活存量用地和商办用房、推进收购存量商品房,并给予城市政府更大自主权。防风险方面发挥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作用,继续做好保交房工作,有效防范房企债务违约风险。新模式建设聚焦“好房子”标准,完善相关基础性制度。财政货币政策将更大力度支持楼市,赤字率提升至4%,专项债重点投向土地收储和收购存量商品房。中指研究院建议核心城市加快优化限购政策,完善专项债回收闲置土地和收购存量商品房机制,加快“白名单”资金落地,并推动“好房子”建设标准落地。整体政策基调体现连续性,目标是通过实质性政策落实稳住楼市。 【此内容为AI自动生成】
- 时间2025-03-10
- 页数6页
- 下载1397
- 浏览10139
免费
立即阅读 -
《中指丨2025政府工作报告全文发布,楼市政策的七大看点!》
[摘要]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对房地产市场的政策导向主要包括七个方面。宏观政策上延续积极财政和适度宽松货币政策,财政赤字率提升至4%,地方政府专项债额度增至4.4万亿元,重点支持土地收储和存量商品房收购。楼市定调明确"稳住楼市"目标,要求持续推动市场止跌回稳。需求端通过因城施策调减限购措施、加力城中村改造(计划新增100万套以上)释放刚性及改善性需求。供给端控制新增用地供应,推进存量用地和商办用房盘活,专项债收购闲置土地已超220宗。风险防范方面,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已覆盖超1500万套保交房项目。中长期改革聚焦构建"市场+保障"住房体系,保障房建设累计超6800万套,"十四五"保租房目标完成进度良好。首次将"好房子"建设写入报告,强调绿色、智能等标准。城市更新作为稳投资重要抓手持续推进,政策侧重土地管理优化和资金机制创新。整体政策突出早发力、快落地特征,3月核心城市市场有望呈现"小阳春"行情。 【此内容为AI自动生成】
- 时间2025-03-05
- 页数8页
- 下载1610
- 浏览12151
免费
立即阅读 -
中指丨中国房地产政策跟踪报告(2025年2月)
[摘要] 2025年2月中国房地产政策主要围绕土地储备专项债券加速落地、优化调控政策和公积金政策、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以及促进住房消费等方面展开。广东省率先发行超300亿元专项债券用于收购存量土地,覆盖19个城市的86个项目,其中广州、珠海、惠州发行金额居前。各地政策优化包括重庆取消限售并调整房产税政策,山东、大连、成都等地降低公积金贷款首付比例、提高贷款额度,支持提取公积金支付首付款。北京、南宁等地出台“好房子”技术标准,提升住宅品质。多地加大购房和家装补贴力度,如烟台发放6000万元购房优惠券,银川贺兰县提供现金和消费券补贴。保障性住房方面,湖北大学、银川、大连等地通过收购存量商品房用作学生宿舍或保障性租赁住房。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稳住楼市”,预计两会后将释放更多积极信号,核心城市可能进一步优化限购等政策,专项债收购存量土地和商品房政策有望继续完善。 【此内容为AI自动生成】
- 时间2025-03-01
- 页数16页
- 下载1463
- 浏览10032
¥16
立即购买 -
《中指丨从地方两会看2025年楼市政策方向》
[摘要] 2025年全国31个省市两会均已落幕,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成为各地重点工作任务之一。各地房地产政策延续了2024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基调,主要围绕推进城市更新、加力实施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保交房等方面展开,各省市工作部署侧重点有所不同。多数省市2025年GDP增长目标设定在5%以上,约半数地区目标增速与2024年持平。房地产工作主基调包括推进城市更新和城中村改造、做好保交房工作、建设“好房子”、盘活存量土地和收购存量商品房、释放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潜力等。城市更新和城中村改造是各地强调频次最高的两项工作,多省市明确了具体目标。保交房工作继续受到重视,23个省市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2025年继续做好此项工作。建设“好房子”是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19个省市明确提出要建设“好房子”。盘活存量土地和收购存量商品房也是重点任务之一,18个省市明确加强闲置土地盘活利用,15个省市明确推进收购存量商品房。释放住房需求潜力是近两年来房地产政策的主线方向,14个省市表示要释放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整体来看,多个省市2025年经济增长目标与2024年基本持平,预计全国两会或将GDP增长目标设定在5%左右,房地产需要发挥更重要作用。预计2025年中央及地方将围绕这些政策方向加速落实配套举措,持续修复企业和购房者市场预期。 【此内容为AI自动生成】
- 时间2025-02-24
- 页数16页
- 下载1467
- 浏览11561
免费
立即阅读 -
《中指丨土地专项债加速落地!广东省率先发行超300亿收购存量土地》
[摘要] 广东省于2025年2月23日率先发行全国首例土地专项债券,总额307.1859亿元,其中约304亿元用于回收闲置存量土地,覆盖19个城市的86个项目。本次债券发行速度较快,从公示到披露仅半个月左右,专项债券资金将加速项目收储工作。专项债发行金额占拟收储价格的七成,项目总投资额为473.3亿元,拟发行专项债总额为433.2亿元,占总投资额的91.5%。广州、珠海、惠州发行金额居前三位,其中广州发行60.5亿元。各地拟收储价格与土地出让时的成交价基本持平,约70%的地块拟收储价格与成交价的比值在0.8-1.0之间。收购的存量土地90%以上为地方国企的地块。专项债收购存量土地是2025年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的关键举措之一,本次广东省的举措为市场释放了积极信号,但未来是否能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带动市场进入新循环还需持续跟踪。 【此内容为AI自动生成】
- 时间2025-02-25
- 页数4页
- 下载1329
- 浏览10576
免费
立即阅读 -
《中指丨清单来了!地方拟收储超160宗地,总价超350亿元》
[摘要] 2024年至2025年初,中央及地方政府通过专项债政策推动闲置存量土地收储,以盘活土地资源并促进房地产市场循环。自然资源部2024年11月发布的242号文明确了专项债收购细则,随后国办52号文进一步扩大专项债使用范围至土地储备和保障性住房。广东省作为先行地区,2025年初公示了首批拟收储的161宗土地,总面积684.7万平方米,总价超350亿元,其中惠州以127.5亿元居首。收储地块以住宅用地为主(占比超50%),成交时间集中在2020-2024年,收购价格多与成交价持平(70%地块比值在0.8-1.0之间)。政策实施仍面临专项债额度不清晰、企业协调困难等挑战,未来需通过优化收购价格参考标准、加大民企支持力度等配套措施加速落地。 【此内容为AI自动生成】
- 时间2025-02-13
- 页数8页
- 下载1325
- 浏览11260
免费
立即阅读 -
中指丨中国房地产政策跟踪报告(2025年1月)
[摘要] 2025年1月中国房地产政策呈现出多维度、高频次的调整态势,核心聚焦于财政支持、公积金优化、土地供应改革及购房补贴四大方向。财政部明确将通过专项债支持土地储备和存量商品房收购用作保障房,强调政策落实的时效性,预计相关资金在年内逐步释放效应。地方层面,厦门、济南等城市降低公积金贷款首付比例至15%-20%,昆明试点套内面积计价销售,广州南沙、北京则探索混合用地供应和产业社区建设以提升土地效能。杭州、武汉等地密集推出购房补贴,最高达20万元,并配套契税减免、人才安居券等激励措施。城市更新被列为年度重点,国务院要求盘活存量用地,完善市场化融资机制。此外,多地通过国企收购存量房转为保障房加速去库存,但当前规模有限,未来随专项债配套政策完善有望扩容。整体政策导向延续"稳市场、促需求、优供给"思路,核心城市限制性政策或进一步松绑,金融端"白名单"机制已支撑1400万套住房交付,将持续修复市场预期。 【此内容为AI自动生成】
- 时间2025-02-05
- 页数16页
- 下载1474
- 浏览11944
¥16
立即购买
深选研报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038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