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指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持续用力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
[摘要] 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了2025年经济工作的总体方向,重点强调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以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在房地产领域,会议提出要持续用力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具体措施包括加力实施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释放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潜力、合理控制新增房地产用地供应并盘活存量用地和商办用房、推动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等。财政政策方面,将提高财政赤字率、增加超长期特别国债和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货币政策则保持适度宽松,适时降准降息以降低购房成本。会议还强调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并通过城市更新和区域战略实施增强发展活力。整体来看,2025年政策组合拳旨在通过供需两端协同发力,促进房地产市场企稳,预计核心城市将率先实现回稳目标。 【此内容为AI自动生成】
- 时间2024-12-13
- 页数6页
- 下载1414
- 浏览11941
免费
立即阅读 -
《中指丨12.9中央政治局会议:稳住楼市》
[摘要] 2024年12月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对2025年经济工作作出重要部署,核心聚焦于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以稳定经济。会议提出将采取"超常规逆周期调节"措施,包括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通过扩大财政支出、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和利率等手段提振经济。在房地产领域,会议强调"稳住楼市"的基调,要求加快落实已出台的稳地产政策组合拳,如货币化安置城中村改造、专项债收购存量闲置土地等,同时预期将推出更多增量政策优化限制性措施。会议还指出要通过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推动包括房地产税收制度、土地制度等中长期改革举措落地。从数据来看,10-11月重点城市房地产市场已呈现阶段性回稳迹象,但实现持续稳定仍需政策进一步发力落实。整体而言,本次会议释放了强烈的稳增长信号,为2025年经济政策方向奠定了积极基调。 【此内容为AI自动生成】
- 时间2024-12-09
- 页数4页
- 下载1356
- 浏览11059
免费
立即阅读 -
《中指丨两部门发文,城中村改造货币化安置或将提速》
[摘要] 2024年11月,住房城乡建设部与财政部联合印发通知,部署加快城中村改造工作,核心内容包括三方面:一是政策支持范围从35个超大特大城市扩围至近300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加速100万套改造计划落地;二是强调货币化安置,结合房票政策可带动约1亿平米住宅销售,占市场总量10%,促进库存消化;三是将城中村改造纳入城市更新战略,要求落实财税、土地等配套政策。此次政策是对10月住建部“组合拳”的具体落实,通过专项借款(如广州、佛山案例)与税费优惠推动项目落地,旨在释放城镇化潜力并稳定房地产市场。历史政策对比显示,货币化安置比例调控与专项债支持范围调整是近年棚改及城中村改造的关键演变脉络。 【此内容为AI自动生成】
- 时间2024-11-15
- 页数4页
- 下载1345
- 浏览11874
免费
立即阅读 -
《中指丨利好频发!三部委优化多项房地产税收政策》
[摘要] 2024年11月13日,财政部、税务总局和住房城乡建设部联合发布多项房地产税收优化政策,主要内容包括三个方面。首先,在住房交易契税方面,新政将享受1%优惠税率的面积标准从90平方米提升至140平方米,家庭唯一住房和第二套住房在140平方米以下均按1%征收,140平方米以上分别按1.5%和2%征收,一线城市不再区别对待,显著降低了购房成本特别是改善性需求。其次,针对增值税政策,取消普通住宅标准的一线城市将与其他地区统一执行2年以上住房销售免征增值税的规定,减轻交易负担。最后,土地增值税预征率下限全面下调0.5个百分点,东部地区降至1.5%,中部和东北地区1%,西部地区0.5%,缓解房企资金压力。新政将于2024年12月1日实施,但此前未申报的交易也可适用新规。中指研究院分析指出,这些政策通过降低购房者置业成本、减轻企业税费压力,将有效提振市场信心,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 【此内容为AI自动生成】
- 时间2024-11-14
- 页数5页
- 下载1305
- 浏览11273
免费
立即阅读 -
《中指丨运用专项债收购存量土地细则落地,这些要点值得关注!》(完整版)
[摘要] 自然资源部于2024年11月发布《关于运用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资金收回收购存量闲置土地的通知》,旨在通过专项债资金盘活存量闲置土地,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通知明确了六大核心要点:一是强调此举为改善土地供求关系、增强资金流动性及稳定楼市的关键措施;二是规定由纳入名录管理的土地储备机构具体实施收地工作,且储备地块需在全民所有土地资产管理信息系统中标识;三是优先收购企业无力开发的住宅和商服用地,同时涵盖司法拍卖、低效用地等类型;四是要求按土地评估价与企业成本就低原则确定收购价格,并允许集体决策下调幅度;五是规定收回土地原则上当年不得再用于房地产开发,确需供应时不得超过年收回总量的50%,并需落实“五类调控”政策;六是专项债券额度及使用细则待财政部进一步明确。中指研究院分析指出,该政策通过盘活存量土地可提升资源利用效率、缓解房企资金压力、改善市场预期,尤其建议在开发投资吸引力强的城市加快收购节奏以释放增量价值。政策实施需多部门协同,防范风险,最终实现地方政府、企业、市场多方共赢。 【此内容为AI自动生成】
- 时间2024-11-12
- 页数7页
- 下载1421
- 浏览11013
免费
立即阅读 -
《中指丨重磅!大力度化债资金落位,房地产市场或加速企稳!》
[摘要] 2024年11月8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了增加6万亿元地方政府债务限额置换存量隐性债务的议案,专项债务限额将从29.52万亿元提升至35.52万亿元。此外,2024年起连续五年每年安排8000亿元专项债券用于化债,累计可置换4万亿元隐性债务,加上对2029年后到期的2万亿元棚改债务维持原偿还方式,三项政策合计可化解12万亿元隐性债务。这将使2028年前需消化的隐性债务总额从14.3万亿元降至2.3万亿元,大幅减轻地方财政压力,预计五年可节约利息支出约6000亿元。腾出的资金将用于促进经济发展、改善民生和支持科技创新。 财政政策方面,国家将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包括提升赤字空间、扩大专项债券规模、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等。针对房地产市场,近期将推出支持健康发展的税收政策,优化增值税、土地增值税等,降低居民购房成本和房企税费压力。专项债券还将支持回收闲置土地、新增土地储备及收购存量商品房作保障房,相关政策细则正在制定中。 中指观点认为,这些政策将有效缓解地方债务压力,释放更多资金用于投资和消费,有助于房地产市场企稳。税收政策的优化和专项债支持收购存量房等措施有望修复市场预期,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尽管当前存量房收储进展较慢,但政策落地后或加速相关工作,促进市场进入新循环。整体来看,中央通过财政和金融政策协同发力,展现了稳定经济和房地产市场的决心。 【此内容为AI自动生成】
- 时间2024-11-11
- 页数4页
- 下载1326
- 浏览10986
免费
立即阅读 -
《中指 l 年内LPR第三次下调,房贷利率再创新低!》
[摘要] 2024年10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年内第三次下调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1年期和5年期以上LPR均下调25个基点,分别降至3.10%和3.60%。此次调整后,5年期以上LPR累计下调60个基点,创下2019年房贷利率锚定LPR以来的最大降幅,体现了央行通过货币政策稳定房地产市场的决心。此次下调将进一步引导各地房贷利率下行,部分城市首套房贷利率有望进入“2字头”区间,降低购房成本。此外,公积金贷款利率与商业贷款利率的利差收窄,可能推动公积金贷款利率的进一步调整。存量房贷利率调整将于10月31日前落地,但多数购房者需等到2025年1月1日重定价日才能享受此次LPR下调带来的利率降低。央行预计四季度可能继续加大货币政策力度,进一步降准降息仍有预期。 【此内容为AI自动生成】
- 时间2024-10-21
- 页数3页
- 下载1278
- 浏览11072
免费
立即阅读 -
《中指丨重磅!五部门联合发声,房地产“组合拳”有望快速见效》
[摘要] 2024年9月至10月期间,中国五部门(住建部、财政部、自然资源部、央行、金融监管总局)联合推出房地产“组合拳”政策,旨在促进市场止跌回稳。政策核心包括“四个取消”(取消限购、限售、限价及普通/非普通住宅标准)、“四个降低”(下调公积金利率、首付比例、存量贷款利率及换购税费)和“两个增加”(新增100万套城中村及危旧房货币化改造、年底前“白名单”项目信贷规模扩至4万亿元)。其中,货币化安置预计带动1亿平米住房需求入市,而“白名单”机制通过“应进尽进、应贷尽贷”原则加速保交房,已审批贷款达2.23万亿元。此外,政策还通过专项债支持存量土地盘活、优化商品房收储机制(如提高央行再贷款比例至100%)及推进“好房子”建设等措施,从供需两端改善市场环境。中指研究院指出,核心城市政策优化(如放宽限购)及金融工具协同发力,叠加经济复苏预期,四季度市场或呈现筑底企稳态势,10月销售数据有望显著回升。 【此内容为AI自动生成】
- 时间2024-10-17
- 页数7页
- 下载1426
- 浏览11794
免费
立即阅读 -
《中指丨财政部重磅发声,楼市多项政策有望加快落实!》完整版
[摘要] 财政部在2024年10月12日的新闻发布会上宣布了一系列针对房地产市场的增量政策举措,旨在通过财政工具支持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这些政策包括允许专项债券用于土地储备,以回收闲置土地并缓解地方政府和房企的流动性压力;支持收购存量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优化保障房供给;以及优化完善与取消普通住宅和非普通住宅标准相衔接的增值税和土地增值税政策。这些措施旨在调节土地市场供需、消化存量商品房、降低居民购房成本和房企税费压力,从而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财政部还强调中央财政有较大的举债和赤字提升空间,释放了积极的政策信号,预计四季度将有更多配套政策加速落地,以稳定市场预期并推动房地产市场的改善。 【此内容为AI自动生成】
- 时间2024-10-12
- 页数6页
- 下载1385
- 浏览11205
免费
立即阅读 -
《中指丨北京大力度优化楼市政策,房地产市场有望加快筑底》(完整版)
[摘要] 2024年9月30日,北京出台了一系列优化楼市政策,旨在加快房地产市场筑底。新政包括降低存量房贷利率、下调个人住房贷款最低首付款比例、加大住房公积金贷款支持力度、调减非京籍家庭购房社保或个税缴纳年限、调整通州区住房限购政策、取消普通住房和非普通住房标准等。具体来看,限购政策进行了差异化优化,非京籍家庭社保年限五环内降至3年,五环外降至2年,高层次人才购房降至1年。首付比例方面,首套降至15%,二套统一降至20%。公积金贷款额度对多孩家庭、绿色建筑和装配式建筑购房者有所上浮。此外,取消普宅和非普宅标准有助于降低税费成本,促进改善性需求释放。新政还涉及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完善住房供应体系,支持“好房子”建设,推进城中村改造等。数据显示,一线城市政策集中落地对稳定市场预期和提振信心有积极作用,核心城市房价有望趋稳,四季度市场活跃度或提升。未来政策仍有优化空间,地方国企收储新房等去库存方式或成为重要发力点。 【此内容为AI自动生成】
- 时间2024-10-01
- 页数5页
- 下载1327
- 浏览10730
免费
立即阅读
深选研报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