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中海地产组织架构调整背后:提升区域集中度,“海之子”也走向台前
中海地产正悄然展开新一轮组织架构调整。
中指云·数据商城:房产交易、土地市场、宏观经济等最新房地产数据,实时支付下载,点击可享专属优惠折扣
中海地产正悄然展开新一轮组织架构调整。
近日有消息称,中海地产对区域公司进行了内部调整:华北区域合并北方区域成立新华北区域公司;原属北方区域的青岛城市公司、烟台城市公司划入华东区域,北方区域平台直接取消;华北区域管辖的郑州公司、武汉公司、太原公司以及华南区域下属的长沙公司并入中海西部区域,并成立新的中西部区域公司。在城市公司方面,长春城市公司合并哈尔滨城市公司,成立长春片区公司;广州城市公司合并佛山城市公司,成立广州片区公司。
随着组织架构出现变化,中海地产人事方面也随之进行调整,新出炉的四大区首名单为,成欣执掌华北区域、刘慧明执掌华东区域、刘长胜执掌中西部区域、刘显勇执掌华南区域。其中,刘慧明和刘长胜均为中海“海之子”出身。
此外,西部区域原负责人李英军调入华东区域另有重用;北方区域原投资负责人薛飞调入新的中西部区域,继续管理投资事物等。
“除了已‘动刀’的城市公司,中海地产后期可能会将福州、厦门、苏州、无锡等城市公司进行合并。通过区域整合,以适应组织和市场的发展。”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表示。
针对此次调整,记者分别致电中海地产深圳总部和香港企业传讯部,截至发稿电话未能接通。
IPG中国区首席经济学家柏文喜认为,中海地产优化组织,是出于提升管理效能和压缩组织成本的需要,也是央企更加市场化发展的一种选择。另外,以“海之子”为代表的年轻一代逐步走到台前,是中海地产用人特点的微变,也是中海地产管理层的有机更替,会给企业带来组织效能和创新活力的提升。
房地产行业一观察人士告诉记者,行业下行是多数房企调整组织架构的直接原因,行业盈利空间持续走弱,房企要“刀刃向内”向管理要红利,不管是设立新赛道还是精简总部、区域合并,都是为了更好地活下去。
另外,对于中海地产此次架构调整,业内一些看法是,通过推进跨区域整合,提升区域集中度和资源使用效能,确保区域规模适度,实现“市场、人员、资源”的整合协同。
从具体投资路径也能看出中海此轮调整方向:2021年中海投资的主要阵地为4个一线城市及10余个强二线城市,今年投资区域分布则延续一线城市和强二线城市的组合,在多个城市的集中供地中都有较大收获,其中北京、上海、广州、成都等一二线城市加大布局较为明显。
中海地产曾被业内称为“最会赚钱房企”,高毛利率一直是行业标杆,也是自身最强有力的护城河。变化也在发生,2021年,中海地产归属股东净利润出现了19年来首次负增长,毛利率也在2020年30%基础上直接跌了6.5个百分点到23.5%。
对此,中海地产管理层曾解释称,“毛利率是损益表的一个中间过程指标,我们更看重净利润率,它更能代表一个公司盈利能力、经营能力和精细化管理能力等综合水平。很多毛利率和中海差不多的企业,最后归属股东核心净利润率并不高。”
为了维护和保持中海在市场中的地位,中海也有规模焦虑。从此次调整区域来看,华北地区仍是中海地产主要销售贡献区域,销售占比提升6个百分点到23%;华南地区销售占比提升4个百分点到18%。从城市来看,北京、上海、广州和南京等10个城市销售合约额均超过了100亿元,其中北京实现销售合约额超过450亿元。
实际上,自“少壮派”张智超上位中海地产集团总裁后,中海就在寻求改变,不仅在投资上逐渐放开手脚,且屡屡拿下“地王”项目。2020年8月,中海地产以成交楼面价每平方米9508元、溢价率26.88%,拿下哈尔滨1宗商业用地,刷新了哈尔滨历史纪录;2021年3月,中海地产25亿元拿下郑州北龙湖“新地王”。
“在规模和利润之间,中海地产更应该以优化财务指标与提升企业流动性为核心目标。目前它最大的挑战是在去化压力加大、经营挑战加剧的情况下如何保持财务稳健性;必要的规模和合理的利润是保持企业流动性与财务稳健性的前提。”柏文喜表示。
相关资讯
2025年1-3月江苏省房地产企业暨江苏省本土国企销售业绩排行榜
中指云网讯: *更多重点城市房地产市场数据, 点击此处查看 春节后江苏省部分城市在政策环境利好下,购房者信心有所增强,加上高品质项目供给增加及传统营销季推动,新房成交量回升明显。下面请看2025年1-3月江苏省房企的具体表现如何。 2025年1-3月,江苏省房企TOP20门槛值为13.38亿元、5.91万平,TOP7房企销售业绩均超20亿元、10万平。其中,销售金额榜方面,招商蛇口以40.97亿元荣登榜首,华发股份、新鸿基分别以35.36亿元、31.39亿元紧随其后;销售面积方面,招商蛇口、碧桂园、保利发展分别以15.33万平、13.13万平、12.44万平位列榜单前三位。华建地产、新城控股、苏州恒泰、木渎集团、新建元控股集团等江苏本土房企表现亮眼,均入围房企销售业绩TOP20榜单。 2025年1-3月,江苏省本土房企TOP20门槛值为6.57亿元、2.83万平。其中,苏州恒泰以16.37亿元位居销售金额榜榜首,华建地产以9.39万平夺得销售面积榜首位,TOP3本土房企销售业绩均超13亿元、6万方。 2025年1-3月,江苏省本土国有房企TOP10门槛值为8.09亿元、3.10万平,苏州恒泰以16
来源: 中指研究院
2024年1-7月江苏省房地产企业暨江苏省本土国企销售业绩排行榜
中指云网讯: 点击查看房地产市场最新数据 7月是房地产市场传统淡季,虽然受利率等政策影响,房地产关注度有所上涨,但市场整体仍持观望情绪,价格的下滑趋势还未得到扭转。下面请看2024年1-7月江苏省房企的具体表现如何。 特别声明:房地产企业销售数据统计是以2024年1月1日-7月31日期间销售的商品住宅为统计口径,主要依据 中指数据CREIS(点击查看) 在江苏省的销售监测数据,并参考当期总体经营情况和推盘去化情况进行分析统计;对于少数没有在监测范围内的项目,由企业提供相关证明文件,经课题组对数据进行严格审核,也纳入统计范围。本报告仅供参考,课题组不对使用报告及其内容所引发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承担责任。 2024年1-7月,江苏省房企TOP20门槛值为34.10亿元、15.85万平,TOP3房企销售业绩均超110亿元、50万平。其中,销售金额榜方面,保利发展以215.98亿元荣登榜首,招商蛇口、万科分别以154.23亿元、118.75亿元紧随其后;销售面积方面,保利发展、万科、招商蛇口分别以80.69万平、59.37万平、54.61万平位列榜单前三位。新城控股、苏州恒泰、弘阳地产、中南建设等江苏本土
来源: 中指研究院
中指动态
更多..上市房企突围重塑,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
2025-05-14 14:45:112025年人居梦想“好房子”研究全面启动
2025-05-08 10:26:01AI物业服务场景大模型发布
2025-04-21 09:15:04中指雄安盛会|2025中国物业百强企业名单和AI物业场景大模型隆重发布
2025-04-21 10:05:02
中指报告
更多..土地市场
房产市场
企业数据
招拍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