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企动态
2023年1-10月全国房地产企业拿地TOP100排行榜
[摘要] 当月要点:1、拿地总额同比下降10%, 降幅较上月收窄2、头部企业以销定产,聚焦核心城市3、从各城市群拿地金额来看,长三角地区领跑全国
点击免费试用中指数据库
当月要点:
1、拿地总额同比下降10%, 降幅较上月收窄
2、头部企业以销定产,聚焦核心城市
3、从各城市群拿地金额来看,长三角地区领跑全国
01
拿地总额同比下降10%,?降幅较上月收窄
2023年1-10月,TOP100企业拿地总额10107亿元,拿地规模同比下降10%,降幅较上月收窄7.9个百分点。TOP100门槛值为28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8亿元。TOP100企业招拍挂权益拿地总额占全国300城土地出让金的比例为52.0%。
图:2022-2023年1-10月TOP100企业拿地总额
数据来源:中指数据CREIS
数据范围:包含招拍挂权益土地及收并购土地
从新增货值来看,中海地产、保利发展、华润置地占据榜单前三位。2023年1-10月,中海地产以累计新增货值2127亿元占据榜单第一;保利发展、华润置地紧随其后,累计新增货值规模分别为1644亿元和1551亿元。TOP10企业2023年1-10月新增货值总额12569亿元,占TOP100企业的42.6%;TOP100企业新增货值门槛为107亿元。
受热点城市高总价地块和上月低基数影响,50家代表企业拿地总额环比增长59.6%。2023年10月,50家代表房企拿地总额环比增长59.6%。10月,北京、上海、南京、广州等城市均有高总价地块拍出,特别是徐汇区龙华街道地块成交价高达240亿元,是2021年集中供地以来起价最高的地块,该地块由中海联合体竞得。高总价地块及头部央国企积极拿地,叠加上月低基数影响,带动代表企业本月拿地规模创7月以来新高。分企业来看,中海、华润、保利、铁建等央国企拿地规模较高,单月拿地金额超90亿元,绿城、龙湖、大家等混合所有制企业和民企亦有投资。
02
头部企业以销定产,聚焦核心城市
头部企业以销定产、量入为出。如华润、招商等多家房企提出坚持“以销定产”、“量入为出”原则,以保持投资效率和经营稳健。在拿地布局上,头部企业聚焦核心城市。10家头部房企中,基本都提出投资聚焦核心城市。2023年1-10月,10家头部房企中,7家房企前十城市拿地金额占比超过95%。从出现频次看,一线城市中,上海和北京出现次数较多,分别为10次和6次;二线城市中,杭州、南京、西安分别出现7次、7次和8次。
表:头部房企2023年拿地策略
数据来源:企业2022年年报、2023年中报,中指数据CREIS
据媒体报道,9月底,自然资源部已给各省市自然资源主管部门下发文件,其中包含:①建议取消土地拍卖中的地价限制;②建议取消远郊区容积率1.0限制等内容。2023年以来,全国土地市场仍低温运行,新政后,部分地块企业参拍积极性提高,但仅核心城市优质地块尚能维持一定热度,土拍整体改善并不明显。根据中指监测,近期已有成都、济南、合肥、厦门等地实际落实“取消土地限价”。此时取消土地地价上限,预计将对土地市场情绪产生一定积极影响。
①热点城市的核心地块热度或升温,但地王恐难频现。土拍恢复至价高者得,意味着除限价之外,部分城市竞自持、竞配建、竞现房等环节均有望相继退出,溢价率或将超过15%,但在房企投资布局仍审慎下,预计优质地块普遍竞拍出地王概率较小。对地方政府来说,优质地块竞拍更高的价格,也有利于地方增加收入。
②核心城市中小房企拿地压力加大,资金实力较好的央国企拿地机会增加。当下大型房企拿地策略以精准投资为主,之前在热点城市尤其是核心区域地块普遍竞拍至摇号,企业获取概率均等,若地价上限取消,企业凭借资金实力获取土地,对于中小房企而言,资金面多数承压,拿地压力增加;而央国企资金实力相对较好,对优质地块的竞拍力度或加大,拿地金额占比或提升。
③分化仍在,非核心地块回温有限。多数城市土拍延续低迷态势,这些城市或区域的土拍情绪扭转仍依赖销售端恢复程度,土拍规则调整对市场的带动效果或有限。
03
重点区域及城市房企拿地
从各城市群拿地金额来看,长三角地区领跑全国。2023年1-10月,长三角TOP10企业拿地金额2683亿元,居四大城市群之首。其中,绿城中国拿地金额为435亿元,位居长三角企业拿地金额榜首;京津冀TOP10企业拿地金额967亿元,反超粤港澳大湾区位列第二;粤港澳大湾区TOP10企业拿地金额903亿元,位列第三。拿地面积来看,长三角TOP10企业拿地面积以1242万平方米位居四区域首位。
从重点城市拿地金额TOP10房企来看,央企国企仍是主力。中海地产、保利发展等全国性龙头企业仍在多个重点城市广泛布局,央国企参与热度较高,重点城市拿地金额TOP10房企中有半数以上为央企国企,这与稳健型国央企的资金状况相对较好有直接关系。
从全国住宅用地成交总价TOP10来看,10月入榜地块成交金额门槛为35亿元。入榜地块中,徐汇区龙华街道188N-F-04、05、01、03、02、188N-U-04、03、198-A-03、04、02、198-C-02、188N-U-01地块以总价240亿元位居榜首,其中,上海共入榜4宗地块,总成交金额为419亿元;北京入榜3宗地块,总成交价分别为76亿元、54亿元与40亿元,南京入榜2宗地块,总成交价分别为69亿元与35亿元,广州入榜1宗地块,总成交价为60亿元。
数据来源:中指数据CREIS
数据范围:包含招拍挂权益土地及收并购土地
数据时间:截至2023年10月31日18:00;
区域范畴:
京津冀:北京、天津、河北等15个重点城市;
长三角: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等41个重点城市;
粤港澳大湾区:深圳、广州、珠海等9个重点城市;
中西部:武汉、长沙、南昌、西安等190个重点城市;
50家代表企业:
碧桂园、保利发展、万科、华润置地、绿城中国、中海地产、招商蛇口、金地集团、龙湖集团、建发房产、中国金茂、滨江集团、中国铁建、越秀地产、旭辉集团、华发股份、新城控股、远洋集团、首开股份、美的置业、卓越集团、仁恒置地、中交房地产、雅居乐、电建地产、大悦城控股、中骏集团、路劲集团、武汉城建集团、国贸地产、新希望地产、保利置业、联发集团、华宇集团、金辉集团、大家房产、大华集团、金隅集团、金融街控股、信达地产、北京城建、星河控股、合生创展、首创城发、中冶置业、建业集团、石榴集团、星河湾集团、荣安地产、君一控股
相关资讯
2023年1-10月全国房地产企业拿地TOP100排行榜
中指云网讯: 点击免费试用 中指数据库 当月要点: 1、拿地总额同比下降10%, 降幅较上月收窄 2、头部企业以销定产,聚焦核心城市 3、从各城市群拿地金额来看,长三角地区领跑全国 01 拿地总额同比下降10%,?降幅较上月收窄 2023年1-10月,TOP100企业拿地总额10107亿元,拿地规模同比下降10%,降幅较上月收窄7.9个百分点。TOP100门槛值为28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8亿元。TOP100企业招拍挂权益拿地总额占全国300城土地出让金的比例为52.0%。 图:2022-2023年1-10月TOP100企业拿地总额 数据来源: 中指数据CREIS 数据范围:包含招拍挂权益土地及收并购土地 从新增货值来看,中海地产、保利发展、华润置地占据榜单前三位。 2023年1-10月,中海地产以累计新增货值2127亿元占据榜单第一;保利发展、华润置地紧随其后,累计新增货值规模分别为1644亿元和1551亿元。TOP10企业2023年1-10月新增货值总额12569亿元,占TOP100企业的42.6%;TOP100企业新增货值门槛为107亿元。 受热点城市高总价地块和上月低基数影响,50家代表企业
来源: 中指研究院
青岛2022年第二批次集中供地收官,旭辉、天一等民企参与拿地
中指云网讯: 中指云·数据商城:房产交易、土地市场、宏观经济等最新房地产数据,实时支付下载,点击可享专属优惠折扣 6月16日,青岛2022年第二批次集中供地西海岸新区开拍,本次供应23宗商住地块,占地面积87万㎡,规划建面177万㎡,其中出让部分占地85.4万㎡,建面176.6万㎡,合计揽金81.56亿元。 最终,西海岸新区的22幅土地均成功出让。拿地企业仍然以央国企为主,共斩获15块土地,占比逾六成。旭辉银盛泰、天一、瑞源等稳健型民营企业亦有所收获,旭辉银盛泰与本土国企融发集团携手底价摘得黄岛区HD2022-3042号、HD2022-3043号两宗地块,成为本次唯一拿地的全国化品牌民营房企。 作为首批示范民营房企,旭辉在本次土拍中的表现引发了较大的市场关注。据悉,此次摘得的地块,位于青岛黄岛区月亮湾路北、墨香路东西两侧,共占地8.19万方,规划均为容积率小于2的低密度纯住宅,居住用地中配套商业建筑面积比例不超过总建筑面积的10%。 两幅地块紧邻旭辉银盛泰此前开发的星海城系列项目、星河城系列项目以及博观星海系列项目,入住业主近9000户。由此可见,自此摘地,旭辉是选取了一个已经深耕数年,有良好客户
来源: 时代周报
中指动态
更多..2023中国房地产品牌价值研究精彩回顾
2023-08-29 09:15:01中指沙龙 | 开拓租赁新赛道,探索行业新模式
2023-08-25 09:20:02市场震荡筑底,企业如何突破重围?
2023-07-20 09:30:03中指预判2023下半年房地产趋势:低位爬行,择机突围
2023-07-07 13:1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