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企动态

2024-02-29 17:49:13 来源: 中指研究院

2024年1-2月中国房地产企业销售业绩排行榜

[摘要]

TOP100房企销售总额为4762.4亿元,同比下降51.6%

点击试用中指数据库,获取更多房地产数据

2024年1-2月中国房地产企业销售业绩排行榜

2024年1-2月中国房地产企业销售业绩排行榜

特别声明:房地产企业销售数据统计是以2024年1月1日-2月29日期间销售的并表商品房为统计口径,主要依据中指数据CREIS在各地的销售监测数据,并参考当期总体经营情况和推盘去化情况进行分析统计;对于少数没有在监测范围内的城市或项目,由企业提供相关证明文件,经课题组对数据进行严格审核,也纳入统计范围。本报告仅供参考,课题组不对使用报告及其内容所引发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承担责任。

2024年1-2月中国房地产企业销售业绩排行榜

特别声明:房地产企业权益销售数据统计是以2024年1月1日-2月29日期间按股权比例销售的商品房为统计口径,主要依据中指数据CREIS在各地的销售监测数据,并参考当期总体经营情况和推盘去化情况进行分析统计;对于少数没有在监测范围内的城市或项目,由企业提供相关证明文件,经课题组对数据进行严格审核,也纳入统计范围。本报告仅供参考,课题组不对使用报告及其内容所引发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承担责任。

当月要点:

1、TOP100房企销售总额为4762.4亿元,同比下降51.6%

春节楼市“看多买少”,房企促销活动难改购房者观望情绪

3、展望:市场步入传统“金三银四”节点,核心城市政策效果有望进一步显现

2024年1-2月中国房地产企业销售业绩排行榜

业绩:TOP100房企销售总额为4762.4亿元,同比下降51.6%

2024年1-2月,TOP100房企销售总额为4762.4亿元,同比下降51.6%。其中TOP100房企2月单月销售额环比下降29.3%,主要为2023年春节房市出现了部分反弹,销售额基数较大。销售额超百亿房企14家,较去年同期减少12家;超五十亿房企8家,较去年同期减少18家。TOP100房企权益销售额为3195.8亿元,权益销售面积为1991.4万平方米。

图:2021年至2024年2月TOP100房企累计销售额均值及增速情况

2024年1-2月中国房地产企业销售业绩排行榜

图:2019年至2024年2月TOP100房企单月销售额均值情况(单位:亿元)

2024年1-2月中国房地产企业销售业绩排行榜

注:文中分析所用销售额,如无特别说明,均指全口径销售额。

2024年1-2月,各档房企销售额均有所下降。其中,TOP10房企销售额均值为212.0亿元,较上年下降47.7%;TOP11-30房企销售额均值为65.8亿元,较上年下降53.5%;TOP31-50房企销售均值为31.4亿元,较上年下降52.0%;TOP51-100房企销售额均值为14.0亿元,同比下降57.6%。

图:2024年1-2月各档销售额增长情况

2024年1-2月中国房地产企业销售业绩排行榜

2024年1-2月中国房地产企业销售业绩排行榜

阵营数量:第四阵营明显增加,百亿阵营减少12家

图:2021年至2024年1-2月百亿、五十亿房企数量

2024年1-2月中国房地产企业销售业绩排行榜

2024年1-2月,不同阵营企业数量均有变化。具体来看,百亿以上阵营14家,较去年同期减少12家,销售额均值181.6亿元。第二阵营(50-100亿)企业8家,较去年同期减少18家,销售额均值65.5亿元。第三阵营(30-50亿)企业19家,较去年同期减少3家,销售额均值40.8亿元。第四阵营(30亿以下)企业为59家,较去年同期增加33家,销售额均值15.6亿元。

表:2024年1-2月TOP100房企各阵营数量及销售额均值情况

2024年1-2月中国房地产企业销售业绩排行榜

2024年1-2月中国房地产企业销售业绩排行榜

春节楼市“看多买少”,房企促销活动难改购房者观望情绪

房企通过多种途径紧抓春节营销节点,部分城市到访量有所提升,但成交仍较为平淡,购房者观望情绪浓厚。今年1月底以来,核心一二线城市接连优化楼市政策,政策力度不断增强,2024年春节假期是新政后观察政策效果的重要节点。各地房企节前便已开展促销活动,多数楼盘“春节不打烊”,通过多种途径紧抓春节营销节点。从市场情况来看,春节期间部分城市售楼处到访量有所提升,但实际成交较为平淡。根据中指数据,2024年春节假期期间(2.10~2.17),25个代表城市新房日均成交面积较上年春节假期(2023.1.21~2023.1.27)下降约27%。

表:2024年春节期间部分代表城市营销情况

2024年1-2月中国房地产企业销售业绩排行榜

收入以及市场预期的不确定,导致需求端的疲软,房企促销活动难改购房者观望情绪。其一,2022年疫情影响部分需求被暂时压抑,2023年春节房市出现了部分反弹,销售额基数较大。其二,收入以及市场预期的不确定,导致需求端的疲软,房企促销活动仅能提升部分城市来访者数量,并不能实质改变购房者观望情绪。其三。2024年春节期间各地政府紧抓旅游产业支持力度,各地回家团聚或外出旅游的人数激增,购房计划向后延期,仅部分热点及受返乡置业带动的城市表现尚可。

2024年1-2月中国房地产企业销售业绩排行榜

展望:市场步入传统“金三银四”节点,核心城市政策效果有望进一步显现

政策方面,监管部门持续释放稳市场举措。2月20日,央行宣布5年期以上LPR下调25个基点,由4.2%降至3.95%,为2019年换锚以来单次最大降幅,此次非对称降息体现了央行对于房地产行业的呵护,加大楼市托底力度,释放更加积极信号有利于稳定行业信心。

同日,住建部召开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工作视频调度会议,会议通报,截至2月20日,29个省份214个城市已建立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共涉及5349个项目;已有57个城市162个项目获得银行融资共294.3亿元。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加快落实,有利于推动项目建设,缓解房企资金压力,也有助于改善消费者预期。

另外,2月27日,住建部发布《关于做好住房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编制工作的通知》,明确指出:住房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是建立“人、房、地、钱”要素联动机制的重要抓手。各地要根据人口变化确定住房需求,根据住房需求科学安排土地供应、引导配置金融资源,实现以人定房,以房定地、以房定钱,促进房地产市场供需平衡、结构合理,防止市场大起大落。土地管理制度改革稳步推进、“人、房、地、钱”要素联动机制加快建立,均将进一步强化优势地区资源集聚效应。

地方层面,2月,受春节假期影响,各地政策出台频次减少,春节前北京、深圳相继优化限购政策,北京优化通州区“双限”政策,深圳取消已落户家庭购房的社保年限要求,并将非本地户籍家庭5年连续社保/纳税缩短至3年;厦门、沈阳、济南等多地进一步优化公积金贷款政策。

短期来看,全国“两会”召开在即,预计会后供需两端将有更有利政策出台。一线城市有望进一步因需、因区优化限制性政策,二线城市有望全面取消限购政策。从市场角度来看,市场即将进入传统“金三银四”节点,前期出台政策的核心城市政策效果有望进一步显现,但去年高基数效应逐渐凸显,3月不管是新房还是二手房成交同比表现或均较弱,“小阳春”行情或仅在部分核心城市出现。

展开全文

相关资讯

  • 2025中国房地产百强企业研究报告

    中指云网讯: 中国房地产TOP10研究组自2004年以来开展中国房地产百强企业研究,已连续进行了二十二年。研究组紧跟市场变化,持续研究房地产企业发展策略,促进房地产行业健康发展。 2024年9.26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要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随后相关部委及地方加快落实各项政策,促进房地产市场发生积极变化。2025年3月《政府工作报告》指出,稳住楼市,……持续用力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充分释放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潜力。在此背景下,房地产企业要洞悉市场形势、把握市场节奏,积极作为,实现可持续发展。为此,研究组启动"2025中国房地产百强企业研究",以"止跌回稳,提质增效"为主题,发掘行业中综合实力强、经营稳健、社会责任感强的优秀房地产企业群体,鼓励企业提质增效增强内生动力,实现高质量发展。 在分析总结历年研究经验及房地产企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研究组进一步完善了研究方法和评价指标体系,继续从规模性、盈利性、成长性、稳健性、融资能力、运营效率和社会责任感等七个方面全面、客观地评价企业的综合实力,引导企业不断优化发展模式,推动行业健康运行。 新政后市场持续改善 把握市场窗口

    来源: 中指研究院

  • 中指·每日要闻:2025中国房地产百强企业研究成果发布会在北京召开

    中指云网讯: 点击获取更多房地产市场数据 今日看点: 【1】住建部:放宽合肥市主城区落户限制 【2】北京:2025中国房地产百强企业研究成果发布会暨第二十二届中国房地产百强企业家论坛在北京召开 【3】桂林:购买保障性住房申请住房公积金贷款首付比例降至15% 【4】北京首都开发:90亿元私募债券项目更新至"已反馈" 【5】广州:广州数科从城投资公司竞得广州从化商业地块 打造智慧城市运营中心 【6】宋都服务人事变动 【7】新城悦服务发布盈利警告 【政策·市场】 【1】住建部:3月19日消息,中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党组近日召开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扩大)会议,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全国两会期间重要讲话精神和全国两会部署。部党组书记、部长倪虹主持会议并讲话。会议要求,要不折不扣抓落实,以更加强烈的担当、更加积极的作为落实好党中央、国务院部署要求。要持续推进城市更新,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开展城市体检,找准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和城市发展短板弱项,下功夫实施一批惠民生、防风险、促发展的更新项目。要坚决稳住楼市,持续巩固"四个取消、四个降低、两个增加"房地产政策"组合拳"效果,继续打好"保交房"攻坚战,加力实施城中

    来源: 中指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