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指动态
侯云春:关税战背景下,中国房地产上市公司如何调整经营策略
美国发起的这场关税战,成为百年变局加速演进的重要催化因素、大国争雄空前激烈的重要标志。不管这场关税战如何演化、何去何从,都将给中美两国和全球经济发展带来深刻而持久的影响。
各位朋友,大家好。今天演讲的题目是“关税战背景下中国房地产上市公司如何调整经营策略”,我就此谈点个人看法,与线上线下参会的各位同仁共同探讨。
一、关税战为中国经济发展提出新课题
美国发起的这场关税战,成为百年变局加速演进的重要催化因素、大国争雄空前激烈的重要标志。不管这场关税战如何演化、何去何从,都将给中美两国和全球经济发展带来深刻而持久的影响。
在中美关税战的影响下,中美两国的经济结构、供需结构、产业结构必将做出进一步的调整。美国制造业生产能力占全球12%,消费能力占30%;中国制造业生产能力占35%,消费占13%。美国是中国第一大货物出口国和第二大进口国,2024年对美出口和自美进口分别占14.7%和6.3%;中国是美国第三大出口国和第二大进口国,2024对华出口和自华进口分别占7.0%和13.8%。这种产消格局和货物贸易结构,既是美国发起关税战的重要原因,也是关税战将会影响的重要领域。美国高负债支撑高消费的债务经济模式难以为继,他们依靠重金补贴的“产业回流”、“再工业化”和“友岸外包”,都将使我出口受到比较大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我国需要更加重视国内市场的开发和消费潜力的释放。房地产作为内需驱动型产业,在关税战的背景下,房地产的稳定发展,对于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内循环,无疑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同时,关税战也必将促使我国经济向高质量发展加快转型,房地产行业作为关乎国计民生的重要行业,也需要加快数字化、绿色化转型,提升产业附加值,实现高质量发展。
面对美国发起的关税战,中央政治局在4月25日召开会议,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强调要“同国际社会一道,积极维护多边主义,反对单边霸凌行径。”并要求“加力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有力有序推进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加大高品质住房供给,优化存量商品房收购政策,持续巩固房地产市场稳定态势。”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今年第一季度我国房地产业GDP为21305亿元,占同期国内生产总值(318758亿元)的比重约为6.68%,仍然是稳增长、扩内需、促就业的重要力量。相信随着房地产新政落地加快和实施力度加大,房地产在中美博弈、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将进一步显现。
二、产城融合可望成为房地产在关税战背景下穿越周期的增长点
产城融合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成功探索,已经成为我国城市发展和区域经济的重要模式。近年来,国家和地方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推动产城融合的政策措施,在一些条件成熟的地区,开展了产城融合示范区建设。目前,产城融合项目已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开展,形成了包括政府主导型、企业主导型和政企合作型在内的多种发展模式。
据有关研究机构预测,2025-2030年我国产城融合年复合增长率预计保持在12%-15%,市场规模有望突破6.5万亿元。技术创新将成为推动产城融合的重要力量,数字孪生、智慧园区等新技术将广泛应用。同时,产城融合也将从“物理叠加”向“化学融合”转变,真正实现“产-城-人”和谐共生。
产城融合将带给房地产企业难得的机遇,很可能有望成为关税战背景下房企穿越周期的新增长点。在政策支持与资源获取方面,基础设施领域公募信托投资基金REITs的推出为房企提供了新的融资渠道。地方政府在土地出让和税收政策上也给予了优惠,帮助房企降低开发成本。
从市场需求与增长潜力来看,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都市圈重点城市的郊区新城和产业园区建设成为投资发展的重要方向,2024年产城融合项目签约金额同比增长38%,远超传统产业园区和商业地产增速。这表明市场对产城融合项目的需求旺盛,为房企提供了巨大的增长潜力。
同时,产城融合也为房企提供了从传统房地产开发向产业运营转型的机会。房企可以通过参与产业投资、运营服务等多元化业务,拓展收入来源,降低对传统住宅开发的依赖。
产城融合为房企在关税战背景下提供新的增长机遇的同时,也面临产业运营能力不足、资金与回报周期压力大、职住失衡与配套不足等诸多挑战。房企需要提升产业运营能力、优化资金管理,并注重项目的职住平衡和配套完善,才能在产城融合中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房企在关税战背景下穿越周期的几点建议
房地产企业在当前市场环境和关税战背景下的投融资,投不投,取决于信心,往哪投,取决于眼光,怎么投,取决于智慧。提几点建议,供大家参考。
一是要优化产品结构,关注消费升级趋势,加大改善型住房、绿色住宅等产品的开发力度,提升产品附加值。
二是要拓展业务领域,积极参与产城融合项目,如产业园区建设、城市更新等,拓展多元化的业务布局。
三是要加强风险管理,合理控制债务规模,优化融资结构,提高抗风险能力。
四是要积极推进数实融合,利用数字化技术优化生产、服务和管理流程,提升运营效率和服务质量。
五是要密切关注政策动态与市场变化,积极争取政策和资金支持,加强对市场变化的监测和分析,及时调整企业的发展战略和产品结构。
最后,预祝大会圆满成功,谢谢大家!
相关资讯
3月房企融资月报丨首单“商改保”REITs上市
中指云网讯: *中指研究院每月发布房企最新融资数据, 点击此处联系索取 报告要点: 融资概况: 信用债仍是融资绝对主力 融资利率: 整体融资成本下降 企业发行动态: 首开发行额度最高,苏州高新融资成本最低 融资概况: 信用债仍是融资绝对主力 中指研究院监测,2025年3月房地产企业债券融资总额为454.3亿元。从融资结构来看,房地产行业信用债融资332.1亿元,占比73.1%;ABS融资122.2亿元,占比26.9%。债券融资平均利率为3.08%,同比下降0.03个百分点,环比下降0.55个百分点。 3月,3家民营和混合所有制房企完成信用债发债,发行企业为绿城、滨江、新希望地产,发行总金额19.1亿元。本月首开、珠江实业等央国企仍积极发行信用债,发行总额均为47、20亿元。本月短期融资券占比较上月略有上升,3年以上债券占比较上月略有下降至51.3%,信用债平均发行年限降至3.40年。 ABS发行规模为122.2亿元,其中,类REITs是发行规模最大的一类资产证券化产品,占比达44.9%;其次是CMBS/CMBN,占比为38.6%,供应链ABS占比为16.6%。3月31日,汇添富上海地产租赁住房RE
来源: 中指研究院
中指快评 | 近期多家上市房企增持护盘
中指云网讯: 近半月已有新湖中宝(600208.SH)、万科A(000002.SZ)、华夏幸福(600340.SH)三家企业发布增持计划,向市场传递信心。当前部分房企股价低迷,甚至面临退市风险,股东增持和回购有助于提振股价、增强投资人信心。部分房企增持行为则有利于增强核心员工与股东利益的一致性,表达管理层对公司、行业发展的长期看好,从而增强投资人信心,向外界传递企业基本面稳健的信心。 一方面,房地产板块股价表现仍然取决于行业复苏的进展。2024上半年,居民收入预期和市场信心偏弱、房价下跌预期仍在等因素继续制约着置业需求释放,高基数下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下降19.0%,市场调整幅度仍较大,房地产板块表现持续低迷,短期内投资人仍充满忧虑。因此,房地产板块表现整体表现仍有待于市场筑底复苏。 另一方面,房企股价也受自身现金流安全、资产负债优化、销售经营业绩等个股基本面影响。特别是,对于出险房企,能够推出改善公司资产质量、完成债务重组、尽快恢复经营的方案才是保壳能够成功的关键。
来源: 中指研究院
中指动态
更多..2025人居梦想“好房子”项目路演及专家评审成功举行
2025-06-18 09:13:49中指看市场丨多地专项债收储提速,楼市能否迎来加速恢复?
2025-06-03 16:25:35中指沙龙 | 金融助力,运营突围,赋能住房租赁行业提质升级
2025-05-28 14:11:23上市房企突围重塑,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
2025-05-14 14:45:11
中指报告
更多..土地市场
房产市场
企业数据
土地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