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面对新时代的要求,物业企业需要主动求变,从传统服务提供商向城市生活综合服务商转型,通过参与城市更新、社区治理、绿色转型等领域,实现社会价值与商业价值的统一。
住房城乡建设部党组书记、部长倪虹在10月13日出版的《学习时报》发表署名文章《新时代新征程城市工作要识变应变求变》。
(关联新闻:10月11日,住房城乡建设部部长倪虹在北京国新办举行的“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好房子’承载着千家万户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要在运维上还要下功夫。对于物业服务我们要实施一个提升行动,来解决好群众有感的一些‘关键小事’,为广大居民打造一个更有温度的幸福家园。”)
文章提到:持续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实施物业服务质量提升行动,下大力气解决加装电梯、停车、充电等难题,改善小区居住环境,更好满足居民日常生活需求。
住建部部长倪虹《新时代新征程城市工作要识变应变求变》一文,系统阐述了我国城市发展进入新阶段的总体思路与实施路径,为物业管理行业指明了转型升级的战略方向,预示着物业将从传统的“小区服务者”转变为“现代化城市治理的重要参与者”。
文章明确指出我国城镇化正从快速增长期转向稳定发展期,城市发展从大规模增量扩张转向存量提质增效阶段。这一判断对物业行业具有深远影响:过去依赖新建楼盘扩张的粗放增长模式已不可持续,物业管理重心必须转向存量资产的价值提升和可持续运营。随着城市发展方式向内涵式发展转变,物业企业需要重新定位自身角色——不再是单纯的基础服务提供者,而应成为城市精细化治理的基础单元。这要求物业企业从理念到实践进行全面革新,主动适应“五个转变、五个更加注重”的要求。
未来,物业行业将面临三个层面的机遇:
倪部长强调“以坚持城市内涵式发展为主线”,这为物业行业开辟了全新的发展维度。在城市化进程转向存量更新和质量提升的新阶段,物业企业将迎来三重战略机遇:
首先,物业服务的价值定位正在经历根本性变革。随着“好房子、好小区、好社区、好城区”建设体系的推进,物业企业需要突破传统基础服务的局限,向全生命周期空间管理转型升级。这要求物业企业主动参与老旧小区综合改造、社区微更新实践和公共空间品质提升,通过专业服务赋能存量资产价值提升,成为城市空间优化的重要参与者。
其次,物业企业的社会责任被赋予新的内涵。在“牢牢守住城市安全底线”的要求下,物业作为社区安全的第一道防线,需要构建房屋全生命周期安全管理体系。这不仅包括配合政府建立房屋定期体检机制、参与市政基础设施普查等常规工作,更要求物业企业建立完善的安全风险预警和应急处置机制,从被动的问题响应转向主动的风险防控,切实提升社区级安全韧性保障能力。
第三,物业行业的转型升级路径日益清晰。面对绿色低碳和智慧化发展要求,物业企业一方面需要通过推广绿色技术应用,深度参与垃圾分类、能源管理、资源循环利用等环保实践,推动社区绿色转型;另一方面加需要快数字化升级步伐,建设智慧社区平台,实现与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的互联互通,通过技术赋能提升服务效率和用户体验。
根据文章指引,物业行业需要构建现代化治理能力的四个关键维度:一是服务理念人本化,实现从管理物业到服务居民的根本转变,聚焦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二是治理能力专业化,提升法律政策解读、多方协调和风险管控等专业能力,适应城市治理新要求;三是参与机制协同化,主动融入基层治理体系,成为政府、社区与居民之间的桥梁纽带;四是发展模式差异化,因地制宜制定发展策略,助力打造各具特色的现代化人民城市。这四个维度相互关联、层层递进,共同构成物业行业转型升级的系统性框架。
面对新时代的要求,物业企业需要主动求变,从传统服务提供商向城市生活综合服务商转型,通过参与城市更新、社区治理、绿色转型等领域,实现社会价值与商业价值的统一。
中指云
地产大数据与工具服务平台
关注中指物业研究官微
读懂物业行业和标杆企业
9月监测企业新增合约面积TOP50企业合计约5619万平方米
来源: 中指研究院 --
中指研究院对中国物业服务企业品牌传播信息进行监测(2025年9月),针对企业微信公众号、微信视频号和抖音号进行专项研究,发布“2025年9月中国物业服务企业品牌传播TOP50”。发掘全方位运用新媒体的运营优势,实现传播效益最大化、塑造品牌影响力的优势物业服务企业。
来源: 中指研究院 --